首页 - 生活 > 稻盛和夫简介(稻盛和夫的父母)

稻盛和夫简介(稻盛和夫的父母)

发布于:2024-04-04 12:10:12 来源:互联网

从小跟在父亲身边耳濡目染

与其做大不如做强

稻盛和夫的父亲虽然只是一个小学毕业的印刷厂学徒,但对于自经商却有自己的独特领悟,他一贯以“与其做大不如做强”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

做大做强,在今天可能很多人都会用来形容做公司,但是在稻盛和夫的父亲看来,在这两者之间如果非要选择的话,更注重于后面的“做强”。在我看来,更像是在量产跟质产方面,他们更有可能想要达到的目标是质产的。

稻盛和夫的父亲对于印刷厂的机器都非常的熟悉,尽管机器非常复杂,但他仍然能够熟练的操作。就算是机器出了故障,也能够自己独自修理。如果厂里接受了订单,稻盛和夫的父亲就一定会保质保量的完成,哪怕是自己通宵达旦,也绝不糊弄别人。

这一点对稻盛和夫的影响很大。

慎之又慎的无借款经营

在这一点上稻盛和夫的父亲做到的极致。

因为战乱家里被毁,稻盛和夫的父亲整个人像脱了魂一样萎靡不振,稻盛和夫的母亲就提议去借钱买一点新的印刷机,重操旧业,这样好歹能够缓和生活,但他父亲却坚持不这么做。

在父亲的人生信条当中,无借款经营尤为重要,他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去借钱来做公司经营的事,甚至认为要是借钱了再失败的话,那就得上吊了。

稻盛和夫从小就受他父亲影响,也一直把无借款经营当成自己的人生信条,后来在去创办京瓷的时候,同样也是以此为基准。

在1976年的时候京瓷也达到了无借款经营状态,这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几乎都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京瓷却做到了。

我想这一点跟稻盛和夫的父亲有莫大的关系,正是因为受到了父亲的影响,稻盛和夫把无借款经营当成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去做,创造了很多不可能的奇迹。

稻盛和夫以及他的母亲、哥哥

02

母亲的人生智慧让他受益匪浅

坚韧不拔的态度

在战争结束之前,父亲就一直因为家庭被炸毁的事情搞得萎靡不振,家里的全部重担都压在了母亲身上,很难想象如此一个瘦弱的女人,如何在灾难当中把整个家庭都给支撑起来。

在2年的战争期间,稻盛和夫的母亲都在农村跟黑市当中流转,把之前较好的和服拿到黑市去卖,换了粮食回来吃,周而复始。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愣是让家里的7个孩子都有书读。母亲坚韧游刃的性格,在稻盛和夫的心里扎下了根,这或许也是后来稻盛和夫面对困难时的无尽动力,哪怕是遇到孤立无援,众人质疑,财政赤字这样非常困难的事情的时候也能够坚持下来的原因吧。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