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镇谍影(你最喜欢的古龙武侠小说是哪部)
《小李飞刀》。《小李飞刀》是经典中的经典,此部小说奠定了古龙的武侠宗师地位。拣感性的说:(1)李寻欢。李寻欢无疑是古龙江湖第一大侠...
2023-12-09
意思是:
小时候不认识月亮, 把它称为白玉盘。
又怀疑是瑶台仙镜,飞在夜空青云之上。
月中的仙人是垂着双脚吗?月中的桂树为什么长得圆圆的?
白兔捣成的仙药,到底是给谁吃的呢?
蟾蜍把圆月啃食得残缺不全,皎洁的月儿因此晦暗不明。
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天上人间免却灾难清明安宁。
月亮已经沦没而迷惑不清,没有什么可看的不如远远走开吧。
心怀忧虑啊又何忍一走了之,凄惨悲伤让我肝肠寸断。
出自:《古朗月行》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借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原文:
古朗月行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此诗当作于唐玄宗天宝末年安史之乱前。陈沆云:“忧禄山将叛时作。”(《诗比兴笺》)萧士赟云:“按此诗借月以引兴。日,君象;月,臣象。盖为安禄山之叛,兆于贵妃而作也。”
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浪漫色彩的抒情之作。从表面来看,作者写的是自己对月的认识过程,但实际上,月的每一变化,都有着一定的象征意义。
开篇四句,以“白玉盘”、“瑶台镜”作比,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明月在幼年李白心中的投影,一“呼”一“疑”,好奇而又迷惑不解的天真烂漫之态呼之欲出。
下面四句,诗人借用神话传说,进一步渲染月亮瑰丽神奇的色彩,并以大胆的想象之词,向明月发问:既然人们都说月中有仙人、桂树和白兔捣药的景象,那么,当明月初生、仙人两足已经成形之后。
桂树怎么变成了如此光亮的一个圆球?白兔将药捣成以后,又与谁来食用?这两问,问得天真,问得奇妙,它既传神地表现了儿童的特点,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欢快、愉悦的气氛。
“蟾蜍蚀月影,大明夜已残。”月过中天以后,颓象渐出,原来洁白光亮的“白玉盘”被蟾蜍啮食而残损,变得一片昏暗。这时,诗人想起了古时曾射落九个太阳,为民除害的英雄后羿。
倘若后羿复生,便断断不会有蟾蜍蚀月的现象,可惜的是,现实中竟无一个像后羿那样的人了,既然如此,那么这样一团沦没昏惑的暗月还有什么可看的呢?“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
以如此忧郁、伤感的心情结束诗篇,令人感到无比沉重。人们要问,仅因一轮明月的被蚀,就值得诗人如此忧郁、伤感吗?在月蚀的背后,会不会隐藏着更严重的因素呢?回答应该是肯定的。
李白生活的盛唐时代,早期,因君主励精图治而昌盛一时,有如月在中天;晚期,君主沉湎声色,最终导致了安史之乱,恰似蟾蜍蚀月。陈沆谓此诗乃“忧禄山将叛时作”。
“禄山之祸兆于女宠,故言蟾蚀月明,以喻宫闱之蛊惑。九乌无羿射,以见太阳之倾危,而究归诸阴精沦惑,则以明皇本英明之辟(君主),若非沉溺声色,何以安危乐亡而不悟耶?
危急之际,忧愤之词”(《诗比兴笺》)。这段解释,虽不无穿凿之处,但它指出了本诗的象征意义和诗人的现实忧愤,则大体是正确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小李飞刀》。《小李飞刀》是经典中的经典,此部小说奠定了古龙的武侠宗师地位。拣感性的说:(1)李寻欢。李寻欢无疑是古龙江湖第一大侠...
2023-12-09
【ITBEAR科技资讯】9月8日消息,今日凌晨,苹果秋季特别活动上,宣布为iPhone 14系列添加2款配色,其中iPhone 14 Pro的暗紫配色是此次
2023-12-09
看了这张图片,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臣妾做不到呀!”,孩子才上幼儿园中班,正常年纪的话还不到5岁,像下面表格一样,每天的生活被安排的满...
2023-12-09
1 斗图啦收集了约60万表情,他的亮点在大而全,基本可以找到你想要的,更新也很快,还可以快速定制表情,同时站长开了多个斗图群,网络...
2023-12-09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老君山景观区6处、有景点179个、太清宫、十方院、灵官殿、淋醋殿、牧羊圈、救苦殿、传经楼、观音殿、三清殿、老...
2023-12-09
面宽10 5米进深20米的户型,我们住宅公园设计了非常多,既然楼主说想要一栋带院子的二层农村楼房,那住宅公园就满足这个要求,给大家带来3...
2023-12-09
肾有固精,藏精之本,也是人体精神气的发源之地,故而说伤肾为伤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据传闻乾隆爷每天睡觉之前练习臀部一百遍效果很好,...
2023-12-09
热门文章
为了生命的邀约绵阳高新火炬三小生命教育纪实
当牛奶遇上爱:1865鲜奶盛典开启中国鲜奶新纪元
玩转笔尖下的艺术巴黎美爵百年典藏名画
当代艺术成核心发展对象奢侈品牌设展开拓新局面
乡村振兴贵州系列报道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