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健康素养66条知识内容(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的目标是到2030年)

健康素养66条知识内容(健康知识普及行动的目标是到2030年)

发布于:2023-12-08 13:04:05 来源:互联网

会议介绍,“健康知识普及行动”主要包括行动目标、个人和家庭行动、社会和政府行动三方面主要内容,具体可以用“1、2、7、7”来概括。

“1”是指一项结果性指标。

按照行动目标规定,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要分别不低于22%和30%。并且,对其中的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素养水平、基本技能素养水平又分解为相应的目标要求。

“2”是两项约束性指标。

一是建立并完善国家级、省级两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和国家级健康科普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和传播机制;

二是建立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绩效考核机制。

针对个人和家庭,提出7方面行动要求。

一是正确认识健康。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提倡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自觉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理解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了解医疗技术的局限性,尊重医学和医务人员,共同应对健康问题。

二是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注重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动静结合、心态平和。讲究卫生、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

三是关注健康信息。要积极主动获取健康相关信息,要提高理解、甄别和应用健康信息的能力。

四是掌握必备的健康技能。包括在平时和紧急时刻所需要掌握的健康技能。

五是科学就医。早诊断、早治疗,选择合适的医疗机构就医,不相信“神医”“神药”。

六是合理用药,遵医嘱按时、按量使用药物。

七是营造健康家庭环境。家庭成员要主动学习健康知识,家庭和谐,邻里互助。

针对社会和政府,也提出了7方面行动要求。

一是建立并完善健康科普“两库、一机制”。建立完善两级健康科普专家库,媒体要从相应的专家库中选择邀请专家参加健康科普活动,加强对健康教育内容的指导和监督,对于出现问题较多的健康信息平台,要依法依规勒令整改,直至关停。希望通过有效的监督、整改,让这些平台能对传播健康知识发挥积极、科学、正面的作用。对于科学性强、传播效果好的健康信息要予以推广,对于传播范围广、对公众健康危害大的虚假信息坚决予以澄清和纠正。

二是医务人员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并且在诊疗活动中能够主动提供健康指导。

三是建立鼓励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开展健康促进与教育的激励约束机制,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促进与教育工作的积极性。

四是鼓励、扶持中央广电总台和各省级电台、电视台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开办优质健康科普节目。

五是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健康知识普及工作。

六是开发推广健康适宜技术和支持工具。

七是开展健康促进县(区)建设,着力提升居民健康素养。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