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

发布于:2023-09-28 09:0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希望大家喜欢。

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产业布局 修复生态环境

本报记者 刘泰山《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28日 第12 版)

“智慧树”“水天一色”“渔樵小筑”……70多件艺术作品点缀在广东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周边,吸引了众多游客。

一个制造业大区,文旅产业为何频频出圈?去年1月,南海区获批成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后,加快改变“以土地换租金、以空间换增长”的粗放发展模式,优化产业布局、修复生态环境,文旅产业活力迸发。仅今年“五一”假期,南海区就接待游客112.56万人次,旅游收入位列佛山第一。

走进南海区桂城街道海逸小镇,一栋连廊回环、色彩鲜明的办公大楼格外醒目,其前身却是一间旧厂房。以前,海逸小镇是一个通储物流工业园,厂房残旧破落。去年通过“微改造”,当地引入创意办公、文化艺术等企业,园区变成人气高涨的科创社区,未来还将打造大湾区时尚数字产业基地。

这几年,南海区探索多种合作共赢模式,以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为突破口,推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全面优化城乡、产业、生态和基层治理格局,破解用地碎片式、低效益等难题。

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也改善了生态环境。桂城街道夏南一社区统一整治改造一河三岸沿线景观,开门见绿、推窗见花,重现岭南水乡风貌。“现在的夏南一社区天蓝水清、村美人和,走出了一条绿色发展之路。”夏南一社区干部郭铭炽说。

站在南海区里水镇万花路,占地1600多亩的华穗耘谷现代农业产业园土地平整、阡陌纵横,满眼花卉、蔬菜、果树。而半年前,这里只有零星的花圃、菜地和大片杂草丛生的撂荒地、废厂区。去年底,里水镇加大土地综合整治力度,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耕地保护、改造与恢复建设,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

为了遏制各类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南海区归并调整城镇开发边界内全部永久基本农田,腾退生态保护红线内不符合管控要求的建设用地,强力推进水田、耕地复耕复垦,实现农用地集中连片、集约发展。“我们统筹城乡建设,推动产业优化、环境优美、配套优质,实现农文旅体康养一体化发展。”南海区区长王勇说,目前全区已集约农用地2万亩,新增耕地及垦造水田4280多亩,建成20个千亩连片产业社区、5个万亩农业示范片区。

秋日的西樵山下,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门口,游客排起了长队。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以700亩鱼塘片区为核心,展示农耕时代桑基鱼塘风貌、生态养殖技术、传统丝绸文化,并融入帐篷、美食、音乐等时尚元素,成为集游玩、娱乐、休闲于一体的体验式游乐园。“以前村民各自管理鱼塘,生态保护意识较差。后来我们整治园内环境,修建生态文化博物馆,游客逐渐多起来。”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余乔金说。

如今,南海区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全区建成万亩千亩公园12个,修复河心岛20座,复垦复绿土地约6170亩,生态优势逐步转化为发展优势。当地还采取“国有+集体”“出让+出租”“住宅+商业”等混合开发模式,提升土地利用率,改善营商环境,实现了“政府、产业、企业、村民”共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