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起架立柱榫卯相连(工匠绝活)

起架立柱榫卯相连(工匠绝活)

发布于:2023-09-07 14:23: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起架立柱榫卯相连(工匠绝活)”,希望大家喜欢。

广西三江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杨求诗——起架立柱 榫卯相连(工匠绝活)

本报记者 张云河《 人民日报 》( 2023年09月07日 第07 版)

【绝活看点】

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的木匠杨求诗,有一手“绝活儿”:设计时,不需图纸,名为“墨师文”的字符,记载传承密码;施工时,穿梁接拱、立柱连枋,均以榫卯连接,不用一颗铁钉。数十年来,他在全国各地主持修建了16座鼓楼、6座风雨桥,与他人合作完成200余座木构建筑。2018年,杨求诗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林溪镇平岩村岩寨屯,松竹叠翠间,一座座木构吊脚楼星罗棋布。一进杨求诗家,木香扑鼻,“笃笃”,他正鼓捣榫卯构件……

今年60岁的杨求诗(见上图,吴全红摄),头发乌黑,衣着朴素,若不看双手鼓起的青筋,反倒像位教书先生。寨中人叫他掌墨师。“就是能掌控墨线的木匠。”杨求诗解释。

侗寨里,掌墨师是建筑设计和营造的重要角色。杨求诗介绍:“木匠很多,但成为真正的掌墨师很不容易,需要得到村民的认可。我教了160多个徒弟,能被称为掌墨师的,屈指可数。”

杨求诗14岁开始学木工,28岁成为掌墨师。他说:“这门手艺靠口传身教,世代传承。”数十年来,杨求诗在全国各地主持修建了16座鼓楼、6座风雨桥,与他人合作完成200余座木构建筑。

“无木不侗乡。”一谈起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杨求诗双目便放光:《三江县志》载,以前修风雨桥,侗家人“供材不分贫富,服工不计日月,男女老少,惟力是尽,绝不推诿而终止”。

木构精髓在于传承。“历史上,为准确标明每个木构件的方位,先民们创造了一种独特字符——墨师文,通常写在竹签上,常用的字符有13个。”杨求诗介绍,“有的表示前后左右,有的表示柱檐梁枋。”比如,墨师文写:“左中檐三枋”,意为这根竹签代表着建筑左侧中间的檐柱与第三根枋木相交的卯眼;竹签上还有位置不一的标记,表示这处卯眼的长宽高,“一只卯眼便需一根竹签,有了竹签就可制作相应榫头。”

杨求诗常用的工具还有不少:楠竹破半去皮后制成的作度量用的杖杆,墨斗曲尺,锯刨斧锤,等等。

从选址用料到发墨打线,从制作构件到起架上梁,要把侗族木构建筑造得牢固且美观,讲究不少。“树龄不到30年的杉木不能当柱,料子跟人一样,需要时间磨。”杨求诗说,“立木顶千斤,承重在哪里,心中要有数。”

“木构不用一颗铁钉,因此质量更要过硬。”杨求诗回忆:“12年前,有个师傅在建鼓楼式会议室时,规格没对上,后来不得不拆了重做。”

干得好不好,大伙心里有杆秤。杨求诗说:“木匠活,永远糊弄不了别人。起架立柱,柱子要摆正,一点不能歪。”

营造过程往往伴随着各种民俗文化活动。新房上梁,木匠们会举行仪式,杨求诗便唱起“上梁歌”;鼓楼、风雨桥竣工,还会有吃糍粑、吹芦笙、设长桌宴等仪式。

2018年,杨求诗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这之后,他感到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常在工地无偿教大家学墨师文、识竹签、下墨线、磨刀具,也到职业学院讲课交流,希望能多做些事情。”

去年,近400米长的三江宜阳风雨桥通车。此桥分上下两层,二层的木构建筑集亭、塔、廊、檐等于一体,由杨求诗担任掌墨师。“这些年来,侗族传统木构建筑渐渐走进现代街道和园林景观等。保护木构建筑中的精品,拥抱城市发展需求,或许是未来创新发展的出路。我想建一个木构技艺传承人基地,为传承这门手艺贡献一份力量。”望向村里的鼓楼,杨求诗目光深邃……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