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黔西市:“民族情”花开校园“石榴籽”结累累硕果

黔西市:“民族情”花开校园“石榴籽”结累累硕果

发布于:2023-05-27 21:53:00 来源:综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黔西市:“民族情”花开校园“石榴籽”结累累硕果”,希望大家喜欢。

近日,在黔西市铁石乡村学校少年宫“石榴籽”种植园里,老师们带领各族小朋友在采收土豆、卷心菜等农作物。在欢声笑语中,学生们感受到了交往、交流、交融的和谐育人氛围。

近年来,黔西市紧扣育人计划,在“融”字上下足了不少功夫,紧扣国家民委、省民宗委和毕节市民宗局工作总体要求,围绕“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这三项计划,将民族团结教育内容,“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有机融入教育发展中,营造和谐育人氛围,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在黔西市民族中学、铁石中学、观音洞小学、高锦小学等开展苗绣课程的交流课,让学生们不仅感受到育人的氛围,还能够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强大魅力。

黔西市铁石小学校长刘永贵说道,“铁石小学作为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试点学校,有着更高规格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的标准,提出“五个认同”培育“石榴籽”计划。民族团结在校园种下一颗“金子子”,它就会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未来结出硕果累累果实。

刘永贵还说,黔西市铁石乡村学校少年宫“石榴籽”种植园,2022年以来得到贵州省民宗委大力支持,已成为铁石苗族彝族乡铁石小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试点项目,面积共651平方米,供12个班级劳作。种植园建成后,老师充分利用农事时节带领各族小朋友走进“石榴籽”种植园,一起实地体验农事活动,学习农耕农事常识,既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动手能力,又促进各民族小朋友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黔西市师生通过对民族文化、民族历史、民族未来的了解,以手拉手、心连心的方式,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真正塑造起学生心灵互通、互相帮助、互相扶持、互相交流影响的美好画面。

据了解,黔西市自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以来,狠抓思想教育工作,在很多学校都开设有民族特色课程,举办以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征文比赛、苗绣比赛、歌舞比赛、书画比赛等,“各族青少年交流”,以“融”的方式,让师生们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的氛围中来,增强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筑牢基础,打牢底蕴。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广大师生心灵深处,推动黔西市民族团结工作高质量高标准发展,谱写民族团结的教育发展新篇章。

(贵州民族报全媒体记者郭翰 摄影 熊军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