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

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

发布于:2022-01-05 09:0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希望大家喜欢。

施一公: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年01月05日 第10 版)

施一公在工作中。(图片来源网络)

据新华社电首次发现次要剪接体的高分辨率三维结构——2021年他带领团队再获剪接体结构的重大突破;

在《自然》杂志最新发布的2021年度年轻大学自然指数中,他带领的西湖大学是上升最快的25所年轻大学中最年轻的;

出顶尖成果,带拔尖人才,向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迈进……54岁的西湖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一次次挑战极限。

“心有大我,科学报国”——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征程中,闪耀着以施一公为代表的科学家们奋力前行的光芒。

痴心追梦

40岁,被普遍认为是一个科学家创新能力的巅峰时期。

2008年2月,40岁的施一公回到祖国,全职进入母校清华大学任教。他的离开,让美国生物学界颇为讶异不解。

彼时的施一公,是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终身讲席教授,拥有一整层楼的实验室、充裕的科研经费和优越的生活条件。

为什么回国?这源于他从未动摇过的想法——

“能让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有一帮人在拼命。我不想做祖国发展的看客、坐享其成的乘客。”

因为“分量重”,施一公的回归被视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归中国的一个“风向标”。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科技人才回到祖国。

从白手起家建设实验室,带领团队攻坚结构生物学剪接体研究,到出任清华大学副校长,影响一代年轻人,再到为改革而探索创办西湖大学……回国10余年,他像个不停转的陀螺,坚持每日工作十几个小时。

为科技体制改革建言,他向来直言不讳。他总是相信:对国家创新而言,良药苦口利于病。

做研究、带学生、办学校都不能耽误,然而和家人却只能聚少离多。自言“把时间都用在追梦上”的施一公,能回忆起的最近一次度假还是2018年夏天回了趟云南老家。

探索前沿

“世界级成果”,在中国实验室产生!

2015年,施一公团队在世界上率先解析出RNA剪接体的空间三维结构,一时间惊叹世界结构生物学界。

剪接体是基因表达第二步中的关键分子机器,其原子结构解析难度巨大,此前20年来许多一流实验室都未攻下这座山峰。这是施一公回国后的第一个10年拼来的成果。

购买实验设备,领导团队掌握相关技术,数据收集、计算和结构解析……最难时每天工作16小时,他总是实验室最晚走的一个。

如今,这一成果登上国际经典教科书《生物化学原理》的封面。业内人士将其评价为“RNA剪接领域里程碑式的重大突破”“近30年中国在基础生命科学领域对世界科学做的最大贡献”。

近年来,施一公团队接连取得世界瞩目的突破:2017年首次解析第一个人源剪接体结构,2021年首次解析次要剪接体高分辨率三维结构,阿尔兹海默症重要蛋白结构γ分泌酶解析持续推进……

“如果在我们这代科研工作者手上,没能让中国的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真正强起来,将是我们心里过不去的坎儿。”他说。

为国育才

2018年初,天命之年的他又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清华。这时,他升任副校长2年多。

他要和同道一起,为国家创办一所“高起点、小而精、研究型”的新型研究型大学——西湖大学,做高等教育、科技改革的探路者。

他总觉得,教育要为国计,要为民计。“建设世界创新高地,必须有世界一流的顶尖人才。”

下大决心,不破不立。每一位入职西湖大学的年轻博导,在6年的考察期内,不考核发表文章、申请专利、头衔帽子、项目奖项……

唯一的要求是,6年以后,要在自己的领域做出原创性、不可或缺的科学贡献。

从2020年初周强实验室团队首次解析出新冠病毒细胞受体的全长结构,到2021年吴建平团队首次解析精子活化开关CatSper通道体,一些重大原创突破相继在这块试验田上开花结果……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让身为校长的施一公信念更加坚定。

从泡在实验室带学生做研究,到坚守讲台给学生上大课,他把自己的知识、理念和科学思考倾囊相授,影响了一大批年轻人。

比起“院士”“校长”,施一公最喜欢学生叫他“老师”。谈起门下的弟子,他总是如数家珍;外出开会,他最爱和青年人交流,他们提出的问题见解,他一一记在心上。

“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如今,施一公兼顾实验室课题和新型大学创办,在前沿基础研究和大学改革探索之间奔忙。

创新,永远向顶尖发力!在施一公眼中,下一站的风景更美。

(记者陈芳温竞华)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