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中欧班列为防疫物资运输提供便利”

“中欧班列为防疫物资运输提供便利”

发布于:2020-04-16 09:0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中欧班列为防疫物资运输提供便利””,希望大家喜欢。

“中欧班列为防疫物资运输提供便利”

本报驻德国记者 花 放

4月14日,中欧班列(武汉)X8015次列车抵达德国北威州杜伊斯堡港货运场站。这是近3个月来,从武汉开出的首趟中欧班列,标志着中欧班列(武汉)恢复常态化运营。

此次班列运送的货物包括支援欧洲各国的疫情防控用品、匈塞铁路建设物资、出口汽车零配件等。班列抵达杜伊斯堡后,随车货物将分拨至法国、匈牙利、捷克、波兰等国。出席接车仪式的北威州交通部长于斯特表示:“中欧班列的再次到来令人振奋,班列从中国运来的物资对于德国抗击疫情帮助很大。”

作为共建“一带一路”重要项目,中欧班列已成为世界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受疫情影响,欧洲国家一些行业陷入停滞,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欧班列恢复常态化运营,既有利于为国际抗疫救援物资提供运输渠道,也有助于减少疫情对中欧产业链供应链带来的冲击。

武汉与杜伊斯堡于1982年结为中德之间第一对友好城市,穿梭于两地之间的中欧班列进一步拉近了两座城市的友好关系。疫情期间,杜伊斯堡第一时间向中国捐赠防疫物资。杜伊斯堡市市长林克特意为中欧班列的到来致贺信。他在信中表示,杜伊斯堡正为抗击疫情艰苦努力,中欧班列的常态化运营将提供巨大助力。

“中欧班列为防疫物资运输提供便利。”杜伊斯堡港务集团董事长斯塔克表示,中欧班列恢复常态化运营不仅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也有利于进一步推动杜伊斯堡和武汉在物流等领域的合作,促进双方经济发展。

本次班列抵达德国后,后续计划去程每周两个班次、回程每周一个班次。中国驻杜塞尔多夫总领事冯海阳表示,中欧班列恢复常态化运营,是中国疫情防控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的真实写照,展现了中国有序推动复工复产,稳定和畅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坚实步伐。中欧班列(武汉)满载着德国和欧洲抗击疫情所需的医疗、生产物资,也表明了中国愿与德国和欧洲守望相助、共克时艰。

(本报柏林4月1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20年04月16日 03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 中国电商积极参与战“疫”(网上中国)

    中国电商积极参与战“疫”(网上中国)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中国电商积极参与战“疫”(网上中国)”,希望大家喜欢。开展价格监测,不允许发“疫情财...

    2020-02-07

  • 返汉离汉人员一周内达66.1万人次

    返汉离汉人员一周内达66.1万人次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返汉离汉人员一周内达66 1万人次”,希望大家喜欢。通过铁路、航空、公路返汉离汉人员一周内达6...

    2020-04-17

  • "地球第三极"正式标定西藏成长坐标

    "地球第三极"正式标定西藏成长坐标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地球第三极"正式标定西藏成长坐标”,希望大家喜欢。有一种观点说,地球的划分是南极、北极、第三极,以及...

    2020-03-27

  • “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

    “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疫情不结束,我们不撤退””,希望大家喜欢。记者夜访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病房——“疫情不结束...

    2020-02-28

  • 憋坏了!采购企业暴增350%疫情后采购商上1688囤婚纱

    憋坏了!采购企业暴增350%疫情后采购商上1688囤婚纱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憋坏了!采购企业暴增350%疫情后采购商上1688囤婚纱”,希望大家喜欢。“疫情结束就结婚”,经过两个多月沉寂...

    2020-04-21

  • 博物馆直播为啥这么火

    博物馆直播为啥这么火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博物馆直播为啥这么火”,希望大家喜欢。单日观看量超千万,讲解员成“网红”博物馆直播为...

    2020-03-24

  • 春运出行,我的选择更多了

    春运出行,我的选择更多了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春运出行,我的选择更多了”,希望大家喜欢。高铁、飞机、顺风车、自驾、摩托车队——春运...

    2020-01-21

  • 科技添柴“非接触经济”升温

    科技添柴“非接触经济”升温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科技添柴“非接触经济”升温”,希望大家喜欢。科技添柴 “非接触经济”升温本报记者 刘...

    2020-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