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从“煤化工”到“新材料”,这家企业改名换姓了提高附加

从“煤化工”到“新材料”,这家企业改名换姓了提高附加

发布于:2019-04-11 07:5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从“煤化工”到“新材料”,这家企业改名换姓了提高附加”,希望大家喜欢。

从“煤化工”到“新材料”,这家企业改名换姓了

洗掉煤渣 提高附加(经济新方位·传统产业改造升级③)

本报记者 柯仲甲

一烧了之的废气里,每天找回的宝贝价值一辆高档轿车。直接埋坑的废渣,能提炼出新产品,还不止一种……自家产的废弃物,还有这么多门道?宝泰隆公司有点震惊。

“以前日子太好过!压根不打废弃物的主意。”公司战略发展部部长于学洋说。宝泰隆是黑龙江煤城七台河市的煤企,以焦煤为原料生产焦炭。

焦炭是钢铁行业的口粮,钢铁行业行情好,焦炭就不愁卖。“曾经最高一吨卖到3000元,焦炭业务在公司是一柱擎天,超过80%”。

但是,哪有一直上行的市场?2012年前后,宝泰隆感受到的压力前所未有。

一头,下游钢铁行业产能过剩,焦炭价格直线下行,最低的时候一吨只卖500多元。另一头,生态环保政策越来越严,技术改造、设施更新需要大量资金。

就像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宝泰隆日子不好过了。这行当,真的吃干榨尽了?

变废为宝、修旧利废,挖掘焦炭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成为时尚。“这既符合绿色发展潮流,也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副总裁王维舟说。

“现在才知道,焦炉煤气烧一天一夜,就相当于烧掉一辆奥迪。”于学洋说,针对焦炉煤气,推出10万吨焦炉煤气制甲醇项目。而煤焦油以前只能直接埋掉。如今成了香饽饽,多款明星产品都从中提炼,比如含硫量低的优质柴油、沥青。

事情起了头,往后不再愁。“下定决心,传统煤化工必须朝着精细化工产业升级。”王维舟说,“这样一来,煤炭资源实现高效清洁转化,产业链更长、效益更好。”

煤,还是那些煤,“尾巴”却越来越长。两个投资几十亿元的大项目随即上马。

传统煤化工各个生产环节的副产品,成为下一生产环节的原料,煤炭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同时,以甲醇等为代表,煤基精细化工产业链不断完善。

“特别是2015年投产的针状焦项目,超前瞄准市场痛点,主要用在炭纤维、锂离子电池等领域。现在很受追捧,去年第四季度占主营业务1/3。”王维舟说,传统产品和精细产品现在大约各占50%。后者正在逐步吃掉前者的份额。

在七台河,不只宝泰隆一家。近年来,煤老大企业纷纷洗去一身煤渣。精细、合成、材料化工,成为整个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拉长煤的尾巴,搞清洁绿色发展,一个个项目动力十足。

“‘煤头化尾’是抓手,依托煤、延伸煤,深度开发煤炭资源,向精深加工要增量。”七台河市市长贾君说,我们还积极推动非煤领域发展,不唯煤、超越煤,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发酵等产业发展势头良好。

前不久,宝泰隆变更了公司名称。从七台河宝泰隆煤化工公司,改为宝泰隆新材料公司。“几字之差,但很有必要!改名没有回头路。”王维舟说。

改名换姓容易,但背后的改头换面,不容易。

《 人民日报 》( 2019年04月11日 03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