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庐江书院走访珠玑古巷,品味广府文化之源

庐江书院走访珠玑古巷,品味广府文化之源

发布于:2019-02-01 14:05:00 来源:综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庐江书院走访珠玑古巷,品味广府文化之源”,希望大家喜欢。

原标题: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会珠玑古巷感怀先古,品味广府文化之源

【庐江书院讯】2019春节前夕戊戌岁末,承借庐江书院诞辰210周年诞辰庆典的余庆,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会在会长何金德倡议及带领下,一众班子成员及后裔理事会代表,对广府何氏的发源地——粤北地区南雄市“珠玑古巷”进行 了实地走访。代表们一路追根溯源,感怀先古,瞻仰了占地最大的珠玑巷“何氏大宗祠”,珠玑古巷、梅关古道,拜谒了广府何氏始祖“何昶”之墓。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会独特而富有文化内涵的祭祖仪式,深深吸引了各方参与者,得到了多方赞誉。

☆☆☆☆☆

【供稿】:归属“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会”

【作者】:何金德——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会会长,庐江书院南海华平房后裔,知名电视台编导兼台长,《走遍中国》杂志编委兼副主编

(常委会成员左起:常委兼宣传部长何沃欣、常委兼监事长何德荣、常委兼会长何金德、常委兼秘书长何庆邦、常委兼财务部长联络部长何全新、常委兼理事长何国满)

★★★★★

一、【第一站“何氏大宗祠”】

何氏大宗祠是香港何氏宗亲会发起重建的占地最大的祠堂,偌大的祭祀牌匾“庐江堂”的落幅署名就是“香港何氏宗亲总会 立”,彰显了香港宗亲的爱国敬祖的美德。

在常委兼会长何金德敬香明烛进宝之后,主持人常委兼监事长何德荣按部就班地推进着拜祭流程,最引人注目的是打开《羊城庐江书院全谱》邀请全体庐江书院列祖列宗上座后,班子主要成员逐一向祖先们“禀报工作”:

1、常委兼会长何金德禀报了为何要成立“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会”;

2、常委兼秘书长何庆邦向列祖列宗禀报了庐江书院分布比例,目前找到了几房?并宣读班子名单;

3、常委兼理事长何国满转达理事会未到现场代表的心意,宣读了代拜祭名单

4、常委兼财务部长何全新禀报了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会成立至今的收支情况,并宣读捐资3000元以上的何门热心个人及家族

5、最后,最大的亮点为何金德会长带领了全体人员宣读了一遍“班子就职誓词”,让何门列祖列宗见证并保佑本会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

二、【第二站“珠玑古巷”】

漫步“珠玑古巷”,感怀先辈通过这条古巷,一步步走向珠三角,走向全球的壮举。

沙水湖边曾经的“风声鹤唳”,搜捕“宋朝胡妃”的刀光剑影,屹立沙水湖畔的雕像胡妃,仿佛在一句句穿越时空般向代表们诉说着……

建于元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距今669年历史的胡妃塔,据说就是胡妃跳湖自杀以救百姓的地方,塔下是一口古井。联谊会宗长实地讲解时,听者无不动容,眼泛泪花……

●●●●●

三、【第三站“拜谒广府何氏始祖何昶墓”】

拜祭流程大致与上面相同,特别之处为,秘书长在何昶坟前宣读了一遍宋朝追封的“皇帝诏书”,何昶的丰功伟绩,感动了后朝的皇帝,死后得到了追封。

“广府何氏始祖”名不虚传,整个广府的何氏,几乎八九成均为其后裔,无不让人惊叹子孙繁衍之何其昌盛。

代表中,最为亮眼的是92岁高龄的抗日及抗美援朝老战士何能,他在年轻代表们的搀扶下登上了海拔800米的巾子山,向他的先祖何昶进行了虔诚的拜祭。

◥◥◥◥◥

四、【第四站“梅关古道”】

感叹“岭南第一人”唐名相张九龄的伟大壮举,给中原源源不断的南迁者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很多逃难的族群,逃至岭南后才得以繁衍生息,才有今天沧海桑田的珠江三角洲,才有富庶的今日岭南广东。

梅岭古道成了连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后人誉之为“古代的京广线”,不仅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贡献,而且造福子孙后代。

梅岭的梅花树遍布岭南岭北,每到冬天梅花怒放,漫山遍野,成了梅花的世界。“庾岭寒梅”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四大探梅胜地之一,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登梅岭赏梅赋诗云:“梅花开尽杂花开,过尽行人君不来,不趁青梅尝煮酒,要看红雨熟黄梅。”

▲▲▲▲▲

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会成立一年多,这是第一次组织成员外出采风,得到了当地两个联谊会及香港何氏宗亲会驻当地机构人员的热情接待,当代何氏事业的奠基人,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会永久荣誉会长香港知名企业家何福林先生,远程指挥,运筹帷幄,对本行程作出了很好的建议及协助。

★★★★★

最后,品味一下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会的口号:

“庐江书院,广府文化瑰宝”

“庐江书院,广府何氏精神家园”

“庐江传世泽,书院永流芳”

☆☆☆☆☆

【供稿】:归属“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会”

【作者】:何金德——庐江书院文化研究会会长,庐江书院南海华平房后裔,知名电视台编导兼台长,《走遍中国》杂志编委兼副主编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