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徽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汪德洪——刀法纯熟雕出神韵

徽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汪德洪——刀法纯熟雕出神韵

发布于:2018-07-30 07:4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徽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汪德洪——刀法纯熟雕出神韵”,希望大家喜欢。

徽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汪德洪——

刀法纯熟 雕出神韵(工匠绝活)

本报记者 韩俊杰

【绝活看点】汪德洪,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木雕代表性传承人。以徽州传统建筑三雕为创作源泉,采用深浮雕、圆雕技法,讲究镂空效果,塑造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木雕作品,彰显着徽州文化的博大精深。

左手执刀、右手举锤,在纷飞的木屑中,木料上的图案逐渐变得光滑圆润……48岁的汪德洪(见上图,本报记者韩俊杰摄)正在自己的工作室内专心创作一件“牛腿”(古建筑的构件)。从小受木雕文化耳濡目染,汪德洪16岁拿起了刻刀,开启雕刻人生。

“木雕是徽州三雕(木雕、石雕、砖雕)之一,承载着独具特色的徽州文化,饱含着儒家文化中的和合之美。”汪德洪说,以木为材,以雕为本,通过艺术手法的表现,进而创造出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木雕艺术品。

在汪德洪看来,木雕是“加减的艺术”。“一块木头,越雕,图案越丰富,这叫加的艺术。另一方面,雕得越多,木料就越少,这是减的艺术。”从原木到成品,一般要经过4道基本的工序,即构图、打胚、细修和抛光。

构图是首道工序。设计一幅图纸,要反复修改,最终定型后,才能附着于木板上用于雕刻。“比如画一幅牡丹,是配山水还是虫鸟,需要匠人对作品深入地考量与设计。”为了能为不同原料找到相应的雕刻图案,汪德洪常常绞尽脑汁。

图纸确定后,接下来就是打胚,初步雕刻出作品的外观。“打胚分为不同层次,有高有低,要求不同。”汪德洪介绍说,以浮雕的雕刻手法为例,根据层次的不同分为浅浮雕和深浮雕两种。浅浮雕一般为两到三层,而深浮雕则可以达到七八层,甚至十层以上。“留住最高点,一直往下雕,雕到最低层,而又不能镂空。”

细修是第三道工序,也是赋予木雕制品美感和神韵的关键一步。“细修比打胚更需要细心和耐心,在这一道工序中,人物的眉毛、眼神,穿着的纹饰、纽扣都要一一呈现。”汪德洪说,一件好的作品,是创意、材料和刀工的完美结合,三者缺一不可。“表现近景的木雕作品着重刻画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将人物身材雕刻的短小一些,人物的脸就会被衬托得更加饱满生动。”

细修完的作品,已经有了基本的形状和细节元素,再加上最后一道工序抛光,能将即将完工作品的粗糙之处处理得平滑圆润。在汪德洪看来,这一步虽是附属的步骤,但绝非可有可无。为了让作品完美无瑕,他曾将一枚绣花针制作成一把细细的刻刀,以便对细微之处打磨处理,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能光滑圆润。

在汪德洪的工作室里,摆放着一幅《徽娘教子》的木雕作品,曾于2016年获国家级金奖。作品中的“徽娘”身材修长,头部与身体的比例达到了1∶7,相较于传统1∶5的比例,是一种突破和创新。此外,将栏杆、树木、荷花、中国结等元素一一纳入,呈现出一幅岁月静好、其乐融融的景象。

从业30余年,汪德洪沉醉于徽州雕刻工艺的细腻与精致,时刻感受着作为木雕匠人的自豪:“国家对工匠的重视,激励着我们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为了将徽州木雕技艺发扬光大,汪德洪正在积极筹建“徽州木雕学习基地”。“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同时,注入新的文化理念,才能不遗余力地保护传承好这项传统民间艺术。”他说。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30日 06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