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又到清明时,厚养薄葬才是孝道

又到清明时,厚养薄葬才是孝道

发布于:2018-03-28 11:08:00 来源:综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又到清明时,厚养薄葬才是孝道”,希望大家喜欢。

每逢清明时节,随处可见祭扫人群。大包小袋的祭品,五花八门,形式各样的纸钱,元宝、面值不等的冥币,手机甚至汽车一应俱全。大街小巷、十字路口,烟雾缭绕,纸灰飞舞,哭声一片。不可否认,自古以来,清明就有祭奠先人的习俗,为此国家也顺应民意,把清明节列入国家法定假日,让大家能有祭奠先人的时间。但是,祭奠应该有,文明记心间。亲人在世,多些陪伴和关爱比过世后的一沓沓纸钱来的实在。

厚养薄葬,重点在厚养,难点在薄葬。年轻人忙工作,忙家庭,忙生活琐事,往往忽略了日渐年迈的父母,总是觉得赡养父母以后会有时间,早晚会有机会,然而终有一天“子欲养而亲不在”,悔之晚矣。于是乎,大操大办身后事,以表“孝心”。金色大门高高竖起,吹拉弹唱样样齐全,如今这白事的排场是愈演愈烈,一场白事动辄花费几万元,你家请来乐队,我家就要请来戏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才能表达“孝道”。而笔者认为,无论多么高规格的丧葬仪式,都不如在逝者生前多一些精神慰藉,多一些物质满足。百善孝为先,中国是一个讲孝道的国家。生前的孝是真,而死后的孝则多了几分攀比的成分。趁着父母健在时,照顾父母的衣食住行,顺着父母的意愿行事,满足父母的物质精神需求,这才是为人子女应尽的孝道。

丧事从简,文明祭祀,是我们社会发展的趋势,今年唐山市为进一步守护蓝天白云,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开展“实行文明祭祀•过绿色环保清明”活动并向市民发出倡议,倡议市民零碳祭祀、简朴祭祀、健康祭祀、安全祭祀。用更加健康、安全、环保、文明的方式代替焚烧纸钱、烧香化烛、燃放鞭炮的旧习俗,鲜花取代烧纸,植树寄亲情,音乐寄哀思等新潮的祭祀方式得到了大批年轻市民的拥护和支持。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传播移风易俗,厚养薄葬的新风尚,也体现了注重自然,注重环保的新时代新理念。(作者:刘博文)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