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海外游学不再仅是“取其精华”扬“中国自信”已成新潮流

海外游学不再仅是“取其精华”扬“中国自信”已成新潮流

发布于:2018-02-27 13:41:00 来源:综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海外游学不再仅是“取其精华”扬“中国自信”已成新潮流”,希望大家喜欢。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今年寒假,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都柏林国际学院45名大二学生整装待发,前往爱尔兰进行为期10天的游学活动。对于都柏林学院的学生来说,北京工业大学和爱尔兰都柏林大学是学院的两个校区,学生在本科阶段的第四年可以到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完成学业。因此,为让学生们提早适应国外留学环境、开拓国际视野,体验中西方文化碰撞与交融,学院每年假期都会组织学生走进爱尔兰,进行短期游学活动。值得一提的是,都柏林学院学生游学的大部分费用由学院支付,这在国内学校中为数不多。2018年,为提供更多学生拓展国际视野的机会,帮助学生提高国际文化交流能力,学院将“体验爱尔兰”奖学金奖励名额提高50%,获奖学生由30人增加到45人,其中10名同学获得全额奖学金资助。

强化“自我管理”意识 提高独立自主能力

此次体验爱尔兰游学主要分为学术体验和生活体验两部分,学院精心设计活动行程。在学术体验环节,学生走进都柏林大学的课堂、实验室,与当地学生共上一节课,共跳爱尔兰舞蹈,体验资源与智慧共享。这种体验式教学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中西文化冲击与交融的魅力。在生活体验部分,学生被分为若干小组,由带队教师依次带领前往爱尔兰著名的景点,学生不仅是参观而是带着任务完成一天的活动。参与游学的学生任海嘉介绍说:“我们分成四个小组,并且在出发之前小组内部会分配一些任务,有的是去拍摄不同主题的照片,有的是录制一些视频,我的任务是了解爱尔兰孩子们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和感受。在旅行过程中,我们大部分时间是集体行动,但是也有一些各自行动的机会,有时会要求我们在到达景点的时候拍下指定的风景或合照,这个就很好地锻炼了我们探索发现和团队合作的能力。Michael老师全程鼓励我们绿色出行,也在结业的时候给步数最多的小组和同学赠送了礼物。”学生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下自己认路、乘坐公共交通、就餐和购物等,主动与当地人进行沟通交流,有效培养锻炼自我管理能力与实践能力。

弘扬中国文化 争做国际文化传播小使者

为了提升学生跨文化传播交流能力,学院安排学生来到爱尔兰女子高中,和当地学生零距离接触。两校学生作为国际文化传播使者,展现本国传统特色文化,带来精彩演出。都柏林学院学生用流利的英文为爱尔兰学生讲解中国服装、美食、语言文字等文化知识,现场展示书法、水墨画等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热情演唱歌曲,献上优美舞蹈,并用古筝等民族乐器演奏动人乐曲。

为了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跨文化传播能力,良好的英语语言能力是基础,同时还要具备两国的文化背景知识。临行前,学院“我给外教讲中国”小组成员做了充分的准备,当他们踏上旅程之时,身处跨文化交际情景之中,文化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成功扮演了国际文化交流小使者。短期游学为学生提供国际性的跨文化体验式学习,同时他们向世界展示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交融之中,学生的文化自豪感与归属感油然而生。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现中国学子风采

短期游学为国内的大学生们提供了一个窥探世界的窗口,是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了解世界的有效方式。更重要的是利用短期游学推动学生自主教育,在开阔视野的同时学会用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独立自主思考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这也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途径。短时间内学生在海外了解当地语言和习俗,亲身体验国外的生活方式、价值观等隐性文化。这使得学生客观认识到中国当代发展与世界发展大势,感受中西文化交融与碰撞,更加清晰知晓当代青年人的责任与使命。

建院五年来,都柏林学院搭建各类国际文化交流平台,假期短期出国游学、爱尔兰文化交流活动、成立十九大英文宣讲团……这些处处都渗透了中西合璧的烙印,学院致力于开拓学生国际化视野,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深化学生民族责任感与使命感。学生始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世界展现中国学子新面貌,新形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