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洋人在北京:法国人社区免费教英语

洋人在北京:法国人社区免费教英语

发布于:2014-06-17 15:05: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洋人在北京:法国人社区免费教英语”,希望大家喜欢。

林济源 张海莺 裴逊琦

走进北京麦子店枣营南里社区的英语班,近10位中年阿姨围坐在一起,课桌上的老花镜、笔记本和电子词典都格外醒目。蒂娜老师用英语问道:“你们平时都喜欢干什么?”一位社区阿姨鼓起勇气答道:“I everyday 遛狗。”笑声弥漫教室,午后的课堂与夏日一般生气盎然。

枣南社区英语班成立于2004年,共有过50多位外籍志愿者为居民上课。正在任教的蒂娜则有所不同,她是辞掉工作来社区义务教授英语的。来自法国的她,为中国文化所吸引,亦孜孜不倦地践行着志愿的职责。当被问及对这位老师的评价,学生们无一不脱口而出——“very good”。一位阿姨对笔者说:“像蒂娜这样无私奉献的志愿者太少了,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2012年,家住枣南社区的蒂娜“闯”入社区办公室,对工作人员毛遂自荐要当外教,工作人员疑惑地说:“我们可没薪水给你。”蒂娜笑答:“我就是来当义务志愿者的。”至此,英语班里多了一位会说汉语的新外教。

对待这个学生平均年龄50多岁的大龄学习班,蒂娜绝对是个称职的老师。她会主动和老人们交流“太太经”,学习材料的选择更是源自生活。对待新成员,她以中文解说,有时还会配上些京片子;对于老面孔,她尽量用英文交流,直到学生心有所悟,口有所出。不仅如此,课上,蒂娜还会保证与每个学生的对话时间。一位阿姨在和蒂娜对话中语塞了,紧张地直呼自己笨。蒂娜就拿起手中的笔假装要敲打,盯着她语重心长地说:“我不要你说你自己笨,你很聪明。”

蒂娜还是中国人知心的朋友。蒂娜坦言:“英语班讲课,我收获的不是金钱,而是大家主动向我分享的文化与想法。”爱交朋友的她热心参加社区各类活动,请学员吃饺子,参加“迎中秋厨艺展示”。有一次上课,学生们送来了自己做的银耳羹,她高兴地向她们学习银耳羹的做法。在学生眼里,这位法国人早已入乡随俗,她热衷于自制炸酱、素炒菠菜、饺子等中式餐饮,更享受与人交流的时光。英语班班长孟阿姨对蒂娜建议:“以后每个课堂我们也向你分享我们中国的故事!”蒂娜嘴角立即上扬,高兴地点头同意。

非洲15年,亚洲22年,如今已游历20多个国家的蒂娜一边感知着公益,一边体悟着丰富的人生。

在中国的10年里,蒂娜已经去过云南、贵州、广西、陕西、安徽、湖南等地。她说:“我喜欢北京的热情,也喜欢乡村的宁静。”在这几年间,她还先后资助了几位贵州留守儿童上学并抽空看望他们,蒂娜谈道:“我去过两次,不能让女孩失去上学的机会。”

蒂娜告诉笔者:“在法国有这样的说法,睡前照照镜子,如果我与人为善,我便满脸笑容,不怕看见镜子里的自己。”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4年06月17日 第 05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