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子宫脱落有什么症状(生产时导致子宫脱落,怎么恢复)

子宫脱落有什么症状(生产时导致子宫脱落,怎么恢复)

发布于:2024-05-18 21:10:05 来源:互联网

您好,我是「京妈说」,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对于女性来说,从怀孕到分娩再到产后身体的恢复,是一个漫长又艰辛的过程。在怀孕期间,“子宫”作为宝宝发育的小房子,也会随着宝宝发育发生很大变化,比如子宫的重量会从孕前的50克到胎儿足月时可达到1000克,体积也会增大几十倍,等宝宝出生后,子宫会在一段时间内,慢慢恢复到原来的重量和大小。

但是,子宫恢复的过程是渐进的,在这个恢复过程中也会有异常情况出现,比如子宫复旧不全、子宫下垂脱落、子宫内膜感染、宫缩乏力等,因而在产后还是要多加注意。

生产时导致子宫脱垂,怎么恢复?

1、生孩子时为什么会发生“子宫脱垂”?

① 怀孕期间腹压增加、分娩时盆底肌支撑力减弱,在生孩子时,胎儿通过产道,盆底肌肉和筋膜就会被过度牵拉而松弛,并会向两侧分离,致使肌肉纤维被撕裂,导致盆底组织的支撑力量减弱,容易出现子宫脱垂。

② 分娩时发生撕裂,阴道壁变松弛,顺产生宝宝时,女性私处过多过少都会有撕裂,这样也会使得阴道口扩大而且变得松弛,阴道壁也失去原有的紧张度,变得松弛且容易扩张,也容易出现这种脱垂的情况。

③ 产后过早下床、负重劳动、剧烈咳嗽、严重便秘等,这些行为也都会不同程度的增加产妇腹压,而导致出现子宫脱垂。

④ 高龄、生育多次的女性,这两种情况也会让女性本身盆底组织的松弛度会受到影响,相比适龄、生育次数少的女性更容易出现子宫脱垂的情况。

2、子宫脱垂对女性会有哪些危害?

不少产妇刚开始出现子宫脱垂时,因为讳疾忌医或是自己觉得没事儿,而不去看医生、不及早纠正,导致情况严重,对女性造成一定危害。

长期子宫脱垂,容易导致子宫频繁受摩擦而出现肥大、发炎、溃烂、出血等情况,还会出现膀胱、直肠的膨出,表现为尿频、尿急、排便困难、输尿管积水、肾积水等,因而当出现子宫脱垂时,产妇不能大意,也不能不当回事儿而不治疗。

3、女性产后出现子宫脱垂会有哪些表现?

子宫脱垂也有轻重之分,并不是所有人的情况都一样,医学上有三度之分:

① 轻度的子宫脱垂:产妇自己 不会有什么特殊的异样感觉,个别产妇在产后若是长时间站立、做家务时,会感到腰酸下坠感。

② 中度的子宫脱垂:指的是部分子宫体、宫颈脱出阴道口外,当产妇大笑或剧烈咳嗽时,腹部的压力突然急剧增加,这种情况,同时也会有 尿失禁、漏尿 的表现。

③ 重度的子宫脱垂:这就是比较严重的情况了,整个宫颈和子宫体完全掉落于阴道口之外,这种情况最容易发生感染,严重时产妇还会发热、口渴总想喝水、大便干结等。

4、产后如何预防子宫脱垂的发生?

因为怀孕期间,逐渐增大的肚子对腹部和下肢的压力很大,再加上分娩过程对盆底肌的压力,若是产后不注意做好防护,就很容易出现子宫脱垂。

① 在坐月子时子宫还在复原当中,产妇应该多卧床休息,不要过早活动、不做负重劳动增加负压(比如托举、提、挑、担子、背、蹲等)或做剧烈运动等。

② 月子期间不要总是仰卧,应经常更换睡觉姿势,比如侧卧、俯卧,以避免子宫向后倾,因为后倾的子宫更容易发生脱垂。

③ 保持大便通畅,多吃点瓜果蔬菜、粗粮、多喝水,尤其有产后便秘的产妇,更应该多注意,可以晨起喝杯凉白开或蜂蜜水,以达到润肠通便的效果,不要用力排便,如果实在排便困难,也可以让医生给开点药。

④ 冬天坐月子的产妇要注意防寒,预防感冒引起咳嗽,如果已经咳嗽,要多喝水或者积极治疗。

⑤ 产后注意多做加强盆底肌和提肛肌的收缩运动,促进盆底恢复,而且在产后42天左右,最好去做产后42天复查,了解自己身体的恢复情况。

锻炼方法:产妇仰卧在床上,屈腿、有节律的抬高臀部,使臀部离开床面,然后再放下,每次10-15下,每天做2次。

⑥ 如果已经发生了子宫脱垂,不管是否严重,都应该尽早到医院进行治疗。

【写在最后】:

其实,产后子宫脱垂还是应该以预防为主,孕妇在孕期也要适当的做运动锻炼,比如散步、孕妇瑜伽等,学习腹式呼吸法等,生完宝宝后要适当的做些抬臀运动、凯格尔运动,这些措施都可以有效预防子宫脱垂。

以上就是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希望可以帮到您。

京妈说:医学专业、营养师妈妈,分享实用、接地气的孕产育儿知识,帮助您靠谱孕育,欢迎点赞、关注和转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