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范仲淹断齑画粥原文及翻译(关于范仲淹的成语“划粥断齑”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

范仲淹断齑画粥原文及翻译(关于范仲淹的成语“划粥断齑”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

发布于:2024-04-04 20:16:01 来源:互联网

关于范仲淹的成语“划粥断齑”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典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人人能诵,而范仲淹的“划粥断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历史典故呢?

【成语出处】

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数十茎,酢汁半盂,入少盐,暖而啖之。( 宋·魏泰《东轩笔录》)

【成语解读】

范仲淹读书时,条件艰苦。为了解决吃饭问题,他想出了一个办法。

(1)所用材料:粟米、齑、盐;

(2)操作过程:煮米成粥(煮二升粟米,小火烧成粥)——凝粥成块(过了一个晚上,粥就凝成大块)——定量饮食(早晚取二块,伴以齑——捣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成碎末,以及少量的盐)。

用的材料是极其简单而易得的,烧煮吃的时间是极其有限的,更主要的是统筹规划和定量分配,体现强大的理性克制力和有效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样,省材、省力、省时和省心:在解决困难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合理配置和物尽其用,节省和珍惜时间,使学习时间得以最大化。

不但在吃上如此注重节省时间,连作息安排上,他也是这样做的:苦读到晚上,若感到困倦,就用冷水浇面,也不宽衣解带就枕安睡。这样,持续五年之久(“五年未曾解衣就寝”)。

【感悟启示】

范仲淹为什么要如此发愤苦读呢?

这源于他特殊的家庭环境和艰难的人生遭际。因为范仲淹二岁时,死了父亲。不久,他随改嫁的母亲谢氏,来到山东邹平长山的朱家,也改姓朱。等他知道自己的身世后,就立志要恢复祖姓,因此锐意苦学,去求取功名。

范仲淹“划粥断齑”的做法,或许不能也不必“复制”,但背后的精神、意志和思维,确实值得学习,给人带来一定的思考和启示:

(1)对不公的命运,不能“俯首低眉”,而要敢于斗争,勇于反抗;

(2)要坚信知识的力量,相信知识改变命运,读书创造出路;

(3)对人生要学会规划,有目标有方向,并学会自我管理;

(4)要有坚毅的品格,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和行动,成就强大的自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