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书法空间永不落幕的书法博物馆(绍兴兰亭为何被称为书法圣地)

书法空间永不落幕的书法博物馆(绍兴兰亭为何被称为书法圣地)

发布于:2024-04-04 15:46:00 来源:互联网

#了不起的城市绍兴#

兰亭位于兰渚山下,相传春秋时越王勾践曾在此植兰,汉时设驿亭,故名兰亭。公元353年农历三月初三,王羲之邀请了共42位名人雅士在兰亭雅集修禊,人各赋诗,王羲之汇集各人的诗文编成集子,并写了一篇序,这就是著名的《兰亭集序》,兰亭从此成为我国著名的书法圣地。

兰亭碑亭是兰亭的标志性建筑,名列中国四大名亭之一,建于清康熙年间。碑上的“兰亭”两字,为康熙皇帝御笔所书。文革时期此碑被红卫兵砸成四块,后于80年修复,但已留下了“兰”字缺尾,“亭”字缺头的遗憾。许多民众都喜欢用手去摸这块残碑,碑已被摸的非常光滑,所以又称“君民碑”。

塘荷岸柳间的兰亭碑亭——

兰亭碑亭背面远眺——

鹅池是兰亭的第一个景点。池水清碧,白鹅戏水,诉说着王羲之爱鹅、养鹅、书鹅的传说。池边立石质三角亭“鹅池碑亭”。亭中之碑系清同治年间建,上书“鹅池”二字,相传“鹅”字为王羲之所书、“池”字为王羲之之子王献之所书,父子合璧,成为千古佳话,被人称为“父子碑”

“曲水流觞”是兰亭非常著名的景点。流觞亭前,一条“之”字形的曲水,显现了王羲之《兰亭集序》所描绘的景象“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急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这里再现了公元353年王羲之邀友临流觞咏诗的场景。他们在酒杯里倒上酒让它从曲水上游缓缓漂下来,如果漂到谁面前停住了,谁就要饮酒作诗,作不出的则要罚酒三觥,一觥相当于现在半斤。活动中共有11个人各作诗两首,15个人各作诗1首,16个人因没有作出诗而罚了酒,总共成诗37首,汇集成册称之为《兰亭集》,王羲之为之作序,趁着酒兴一气呵成了被后人称为“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至今,每年书法节都要在此举行曲水流觞的雅集盛会。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