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翻译(怎样鉴赏杜甫千古名篇《江南逢李龟年》)

江南逢李龟年原文及翻译(怎样鉴赏杜甫千古名篇《江南逢李龟年》)

发布于:2024-03-31 18:28:11 来源:互联网

杜甫的一首《江南逢李龟年》虽只以二十八字,单一描写诗人与艺人戏剧性的离合场面,却意蕴宏阔地融合了国家政局的动乱,人生遭遇的坎坷、世事变迁的跌宕,朋友情谊的绵长等诸多信息。在这一部社会与人生大悲剧高度浓缩的著作中,充溢着诗人深沉的叹惋和催人泪下的悲哀。

怎样赏析这样一篇令人读来无限感慨又无限叹息的名作呢?前贤著述备已,愚无胆以石击卵,故将从旁门左道作出解析,乃博君一笑尔!

首先还是景仰原著,以作温顾。

江南逢李龟年

[唐]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

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

落花时节又逢君。

诗文白话解析:岐王宅里寻常能见到你风光的身影,崔九堂前也几度听闻过你的佳音。正是江南的暮春好景,恰恰在落花时节又见到了你。

诗文前两行尽管惜字若金,却以点带面地把这个昔日频繁流连高官显达盛宴、屡屡游走皇亲贵胄厅堂的优伶的风光得意,描写得淋漓尽致。

岐王即李范,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因倍受皇兄宠护,其显贵富达之气自是不同凡响。其爱好文艺,素喜结交儒雅饱学之士,尤惜人才。崔九即崔涤,兄弟中排行第九,遂人称崔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唐朝显赫一时的四大家族“崔卢郑王”中,崔氏是位列首位的豪门望族,其风光之势甚至盖过了皇族李姓。玄宗时崔涤曾任殿中监,常出入禁中,深得玄宗重幸。

有了皇圣的加持,岐王府、崔九堂自然成了当时名流新贵依傍攀附的重选。时值开元盛世,国泰民定之时,社会普遍崇尚文艺。李龟年,这个应时而生的音乐俊才,自然成了京城文艺界红极一时的“天王巨星”。连皇帝都对他青睐有加,那么在文艺名流经常雅集的“岐王宅、崔九堂”李龟年当然更是崔李的堂前客、座上宾了。而当时正值意气风发、青春浪漫时期的杜甫,也因为诗才早露、文思过人而受到李范、崔九等皇亲贵族的赏识,得以登堂入室有幸欣赏文艺巨星们的盛大演出。如此,初展才华的诗圣与歌唱明伶在互相倾慕的感召下便结为相识。“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描述的正是杜甫、李龟年时常在豪门大宅邂逅的场面。

然而世事跌宕风云无常!公元755年的一场震惊史册的浩劫——安史之乱,不仅使盛唐的神话就此破灭,这座屹立了百年的帝国大厦也就此渐渐倾覆再未回复从前的俊伟辉煌。有道是“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国家命运尚且如此,广大的黎民百姓们更是颠沛流离、哀鸿遍地。在这场历史洪流里,杜甫、李龟年自然也深受波及,沉浮挣扎中两人又不约而同地流落湘江之南,麓山之下。此刻,曾誉满京华的音乐大师李龟年已沦落到卖唱为生的地步。而年近花甲的杜甫,也因为投亲无门、贫病交加而泛宅江上靠渔市卖药过活。就这样,这对曾名噪一时的文学与艺术的精英,在漂泊无所的逆境中再度相遇了——“又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只是此时此刻,江南的好景与人生的哀景已形如霄壤,自然界的落花更寓意了二人命运剧场的悲剧落幕!

然而不管怎样,余生相见、暮年重逢,自然也有一番“他乡遇故知”的惊喜,所以尽管繁华不再、风流消歇,两人仍旧好一番“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的感慨!此次再度邂逅,或许李龟年只能面对残山真梦,大放悲声地为老友歌一曲《哀江南》。只可惜他的歌声可以震荡江南山水,却不能遗响千古。然而杜甫却以他的圣手神笔,在眷念于离合之际,珍惜于生死之间,饱蘸辛酸的眼泪,深厚的情意,写下了一首神凄韵逸、 风致绵邈的旷古诗篇——《江南逢李龟年》,以其绝代风华,在中国文化史上留下了一段至为美妙而又极为沉重的佳话。令人更感哀惋的是,此番相遇不久,一代诗圣杜甫,便在驶往岳阳的一艘孤独的小船上悄无声息地阖然长逝,一代巨星就此陨落,这篇凝结着国家的兴衰与个人命运起落的名篇,竟成了诗人的绝唱!

全诗采用强烈对比的手法,把世间的沧桑巨变、人生的反复无常、历史车轮的滚滚、百姓命运的凄凄囊括在短短的一首七绝中,实在是不得不令人为诗圣的高妙技法击掌叫绝!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