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苏轼的生平经历(才华横溢,放荡不羁的苏轼,他的一生究竟如何)

苏轼的生平经历(才华横溢,放荡不羁的苏轼,他的一生究竟如何)

发布于:2024-03-06 21:10:01 来源:互联网

苏东坡的一生可用他自己的两首诗词来形容。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朝:苏东坡。

这是一次苏东坡与友人出行,偶遇风雨,友人不太高兴,而苏东坡兴致已来,高歌快乐面对而前行,写下小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展现了雨来风大的情景,又用“莫听”二字说出外物不足挂在心上。

“何妨吟啸且徐行,”是说在雨中仍然可认舒服的慢行,后面一句接的幽默而又深意,“同行都感到狼狈,而苏东坡不觉得。

苏东坡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心态,有一种敢斗不怕风雨精神。一蓑烟雨任平生”,延伸由及整个人生,加强苏东坡面对风风雨雨而偏偏坚持的情怀。

到“山头斜照却相迎”,写出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也为下面所发感慨作铺垫。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点睛之笔。

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这首词好就好在有双重意义,人的一生难免得遇风雨突来的时候。苏东坡自己就多次仕途坎坷不顺,被贬到州、惠州、儋州、黄州等地,但苏东坡坦然面对。

苏东坡在这首词中所表达的就是自己的的人生态度。

面对突然而至的不顺打击,如面对大风大雨一样,可以乐观淡然去迎接,风雨来就来了,你又躲不开。而苏东坡乐观旷达的心态,让人感概也有启发,苏东坡就有这样的性格。

逆流,惊涛,苏东坡依然豁达而淡然,又要有所作为。

“浙江悠悠海西绿,惊涛日夜两翻覆,钱唐郭里看潮人,直至白头看不足。”

《观浙江涛》苏东坡。

小诗中写的浙江,现在称为钱塘江。

浙江江潮历史多有诗文之人留下作品的,而浙江江潮是有规律的会逆流而来,浙江江潮惊涛拍岸,在浙江为官的苏东坡当然要观潮写诗来。

小诗写的豪气满在,好似一气呵成。

开头就写出了墨绿色的钱塘江水,浩浩荡荡逆流而来,马上又让人感到有点透不过气来的波涛,日夜不停地翻着涛天浪花冲击着堤岸。可是虽然诗人在岸边城郭里,也被拍岸的大浪打湿了头,但观潮诗人仍然兴致勃勃,心有诗意必须要述胸怀。

苏东坡向来看淡人生挫折和坎坷,也一生多有挫折和坎坷,但从不悲观而豁达。

诗人触景生情,似乎在暗喻:说人生一辈子,哪能不见逆浪,越遇而越见气概和豪迈,年轻时当心在天空,白发已生时,也可任凭风浪起不变初衷。苏东坡是言行一致的文学家,被贬杭州但他仍不泄气,在当地做了许多好事,解决当时的西湖要被葑草堵塞的事,功在当时,又利在后世。他主持修筑的长堤,现称为苏堤。

苏东坡两次被贬杭州降职为小官但是他仍然可以做利民又利国的事。

他主持了整治西湖的大事,兴建水利,有利百姓生产和生活。后人怀念他,把苏东坡当年主持筑建的西湖长堤称为苏堤。

苏堤春晓现成为闻名的西湖美景之一,如果当年在杭州为官的不是苏东坡,而是别的什么官。那西湖今天什么样还真难说。

有才华,有性格,能做事的苏东坡。

中国古代诗文之人,有才华就已经让后人可以叫好;有自己的坚持,特别是有挫折有坎坷时初心不变,不随波逐流也让人称赞;但是有才华,又有自己的坚持并且豁达想得开,又能去安下心来去做点利国利民的大事,又见效果者,大概真少之又少,但苏东坡是一个。

苏东坡的诗词书画,思想境界已有定论。

但是如要问他的一生究竟如何?当然可以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观浙江涛》来回答。

我是沙沙小观园,谢提问者和阅读者。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