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洛神赋图高清大图(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与波提切利的《春》进行比较,两者的艺术架构有什么区别)

洛神赋图高清大图(顾恺之的《洛神赋图》与波提切利的《春》进行比较,两者的艺术架构有什么区别)

发布于:2024-02-19 21:10:10 来源:互联网

顾恺之《洛神赋图》和波提切利《春》都是东方与西方美术史上的瑰宝,把它们放在一起比较确实挺有意思,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两幅作品有不少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这些可以感受到东西方的文化理念有明显的差异。

波提切利《春》

其一,它们都是以神话故事作为创作题材,都跟“春”有关。

《洛神赋图》为东晋大画家顾恺之(348——409)耗费数年精力和时间所作,其创作思路来自三国时期著名诗人曹植的《洛神赋》,讲述了作者在某个春天,与美丽的洛神偶遇,春心萌发,并产生爱慕之情,最终向她表白,并赠送定情之物,约定下次约会,中途思念的故事。全篇想象力异常丰富,辞藻华丽,笔触细腻,是赋中名篇。

《春》局部

顾恺之根据此故事,按赋中的段落和情节,画出了一幅近6米长、1尺宽的长卷,是用绘画对文学作品的成功解读。

画中除过刻画各个人物外,重点则对市井生活、自然风景和风土人情进行了细致的描绘,在本质上,《洛神赋图》是一幅展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山水画。

顾恺之《洛神赋》局部

《春》是文艺复兴初期大画家波提切利(1445——1510)的代表作,创作于1478年,创作思路来自古罗马诗人卢克莱修的叙事长诗《论事物的属性》,叙述的是森林女神克洛丽斯被风神非礼后,变化成了花神佛罗拉,协同爱情女神维纳斯和丘比特,以及美惠三美神,神使赫耳墨斯,为人间报春、送祝福来的。只要他们出现在某个地方,那个地方会立刻鲜花盛开,一派春意盎然。

波提切利根据此叙事诗创作了这幅精彩的蛋彩画,同样是用绘画成功解读了文学作品,让文字艺术变成了视觉艺术。

《洛神赋》局部

其二,都表达了理想主义情怀,以及饱满的情感。

《洛神赋图》里人物的情感趋势开始时是欣喜,如,作者与洛神相遇后是充满欣喜和愉快的,但他们互表情意后,作者要暂时跟洛神分开,良辰美景不在,情感趋势立马转向了忧伤的格调。这从画家对人物表情由轻松到凝重的细微刻画,以及对周围环境色彩明暗变化的刻画,完全能看出来。

《洛神赋》局部

而《春》在恰恰相反,克洛丽斯被风神侮辱后,情感是沉重忧伤的,但她能化悲痛为力量,忘记自己的苦难,把美好祝福送给人间,人们享受到这些祝福后自然会欣喜,因为别人欣喜,克洛丽斯最终也会欣喜。这幅画的人物情态定格在了欢快的那一瞬间,节奏是明快轻松的。

这两幅画告诉人们,生活中处处能遇到惊喜和打击,只要面对瞬息万变的生活,随时调整心态,生活终究会美好起来,给自己带来某种信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