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简析美国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说说反导系统是如何拦截导弹的)

陆基中段反导拦截(简析美国陆基中段导弹防御系统,说说反导系统是如何拦截导弹的)

发布于:2024-02-13 11:16:10 来源:互联网

美国现有的反导体系里面,最难最弱的就是中段反导了。

美国为了能够推行它的全球霸权,特别是打破“核威慑”的动态平衡,从里根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开始,就已经在研究反导防御系统了。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变化,就成了现在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和“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前者是用来保护美国本土免受弹道导弹攻击,后者则是“用于保护美国本土以外一个战区免遭近程、中程或远程弹道导弹攻击的武器系统”。

美国主要是靠三个反导系统来进行拦截,“萨德”系统它主要用于在大气层内外、高层地拦截战区弹道导弹;第二个就是PAC-3“爱国者”反导系统,主要用于在大气层内拦截战区弹道导弹,另外一个就是“宙斯盾”反导系统,主要是靠“标准-3”进行反导拦截,这几个系统在反导的作战距离和高度上面是各有侧重的。

而“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在美国陆军空军和海军的内斗中硬生生的拆分为陆基中段反导系统,和海基中段反导系统,毕竟大家都是要恰饭的。海基反导大家都应该知道,就是如雷贯耳的标准-3防空导弹,而陆基反导系统可能大家知道的比较少。陆基中段反导系统由美国陆军和空军共同管理,又被称为GMD系统,其主要由预警系统、目标识别系统、反弹道导弹导弹、引导系统和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系统五部分组成。GMD系统可以对敌方弹道导弹进行探测和跟踪,然后发射拦截器,在敌方导弹飞行弹道中段、也就是太空中,对其进行拦截和摧毁。GMD系统是目前美国唯一可对洲际弹道导弹实施拦截的反导系统。

就是如此牛逼闪闪的系统,在13年的11次实验中,仅仅有5次成功,就是这仅有的5次还是靠“作弊”!因为每次试验,他们都会提前获知模拟敌方导弹何时从何地发射,包括它们的预期速度和轨迹。

在这里不得不提一嘴GBI拦截弹。GBI拦截弹和标准-3导弹一样,都是采用我弹奉命撞击你弹的方式对来袭的洲际导弹进行拦截的。但由于洲际导弹的弹道轨迹非常高,大多数都在1300千米的高空运行,这就直接导致了GBI拦截弹的火箭助推器也是洲际导弹。从90年代的民兵 3导弹的助推火箭,到现在使用“侏儒”洲际导弹血统的C1/C2/C3火箭,其火箭性能已经非常优良。但糟心的是拦截弹头大气层外动能拦截器EKV,前几次拦截失败很大的锅都得它来承担

EKV是由波音、洛马、雷神、轨道科学等军火巨头,在美国政府的组织下,“集中力量办大事”造出来的。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RKV,上面还运用了标准3导弹的一些技术。其拦截方式是将大气层外拦截器(实际上是一系列杀手卫星)用洲际导弹尺寸的拦截弹,投射到敌方洲际导弹飞行路线上,在中段飞行阶段实施轨道拦截。拦截弹上的高灵敏度红外探测器在这一阶段将自动搜索和引导杀伤器与目标进行直接碰撞。

反导系统的工作大致可以分为以下3个部分。

(1)早期预警阶段

在和平时期,导弹预警系统对所监控的空域进行不间断的扫描探测,对空域出现的目标进行识别分析,并测量保存其轨道数据。当空域中出现新的目标的时候,导弹预警系统立刻对目标进行识别并比对数据库中的目标参数,如果判定是旧目标,则对数据库中的目标参数进行修改,如果判定是新目标,则将其编入数据库,以便之后对其进行监控和跟踪记录。

(2)拦截决策阶段

在预警系统进行监控的过程中,一旦发现监测到可疑目标,预 警雷达加大对此空域的扫描频率,测定来袭目标精确的轨道参数。在判定识别来袭目标为弹道导弹目标后,计算出其落点和发射点,发出TBM告警,并将预警信息传达给相关火力单元。随后中继跟踪雷达对导弹的飞行姿态和各项轨道参数进行实时的精确的测量,并将测量数据实时传递给C2BMC系统,建立起该导弹的数学模型,分析可能的拦截方案,决策者根据实时的战场态势和我方的导弹部署情况等综合分析,从而确定拦截方案。

(3)拦截实施阶段

与此同时,在预警信息传递到火力单元后,火力单元立刻开始战斗准备,进行电站启动、供电、制导站加电自检、导弹供电、发射架竖起和自检等一系列的导弹发射前的准备工作,随时准备发射。在火力单元做好战斗准备后,引导雷达根据跟踪雷达所测量的数据对相应的空域进行搜索,在引导雷达捕获目标后,根据拦截方案进行拦截弹的发射。

当GBI飞行到距离弹道导弹弹头一定距离,即进入EKV导引头能够探测到弹头的交战空域时,EKV与GBI的助推火箭分离。当EKV的红外探测器探测到威胁目标时,它将探测到的目标信息与前期由雷达提供的“目标实物图”信息进行比较和识别,确认并锁定真实弹头,并以直接碰撞的方式将弹头予以摧毁。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必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