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部不朽医典是(列举隋唐时期在天文历法,医学和药物学,建筑,印刷术方面的成就)

最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一部不朽医典是(列举隋唐时期在天文历法,医学和药物学,建筑,印刷术方面的成就)

发布于:2024-02-02 10:22:01 来源:互联网

一、科学技术的新阶段——走在世界的前列隋唐科技成就辉煌,要注意四个领域的成就及其特点。一是两个发明——雕版印刷术、火药。二是天文历法——成就显著。三是医学——进步。四是建筑——成熟。要善于总结六个第一: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唐朝后期)印刷的《金刚经》;火药最早用于军事始于唐朝;最早的火药武器是火箭;世界上最早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是唐朝僧一行;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是唐高宗时编修的《唐本草》。造纸术、印刷术、火药与指南针是中国四大发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注意掌握造纸术、火药与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过程。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蔡伦改进,制成“蔡侯纸”。火药在隋唐时期发明,火箭是世界上最早的火器;北宋大规模制造火药,南宋出现管型火器,开创了人类作战史的新阶段。印刷术经历了雕版与活字两个阶段,雕版印刷术发明于隋唐时期,北宋毕生发明了活字印刷术,完成了印刷术的最后发明。指南针的前身是战国时期的司南,北宋时指南针普遍用于航海,为了稳定性,制成了罗盘针。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进程起到重大推动作用。回忆一下高二学过的世界近代史,开篇就讲过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的影响。中国的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对欧洲的影响医学的进步,要注意把握两位医学家与三部医学著作。医学家——孙思邈、吐蕃名医元丹贡布。医学著作——《千金方》(在我国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四部医典》(国内外有重要影响)、《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的、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建筑的成熟,集中体现在一城一桥上。一城——长安城,整体设计合理,建筑规模宏大,建筑技术高超。一桥——赵州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占重要地位的石拱桥。天文历法的显著成就,集中体现在唐朝著名天文学家僧一行的成就上。僧一行,俗名张遂,少年聪敏,博览经史,名动长安。由于不愿同武则天侄子武三思结交,为免其纠缠,出家为僧,仍勤奋攻读,精研数学,成就巨大。僧一行的成就集中体现在《大衍历》的制订与子午线的实测等。唐玄宗时,诏令僧一行负责制订历法。僧一行为了使历法与实际天象相符合,制造了一些天文仪器,进行了大量的天文观测工具,取得了一大批新的实测数据,纠正了以前历法的不少错误,在此基础上编制出了《大衍历》(《开元大衍历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太阳运行的规律,把中国古代的历法制订工作提高到一个新阶段,显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走向成熟的风貌。后世制订历法,大都参照《大衍历》的结构,直到明朝末年,吸取了西洋历法后才有所改变。一行从实测和对前人谬误的批判中认识到,在小范围有限的空间里得到的认识,不能任意向大范围甚至无限的空间推演,这是我国科技思想史上的一大进步。一行还从实测中得出子午线一度的弧长,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对地球子午线实测的第一人,是重大的创举。一行所取得的测量结果,本可以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明,但他没有探究这一测量结果对地球形状认识的重要意义,可以说,他走到了通过实测证明地球是球形的重大发现的边缘,却没有迈出关键的一步,实在可惜。二、宗教和哲学的发展关于宗教的兴盛,主要掌握其原因与表现。隋唐时期,宗教兴盛主要是由于统治者重视宗教对人民的麻痹作用,以加强统治;推行“三教并行”政策、对待外来宗教,态度开明。宗教兴盛的表现:道教与佛教的兴盛、伊斯兰教、景教等外来宗教在中国建寺传教,逐渐发展起来。注意比较佛教与伊斯兰教的传播途径:佛教→西汉末年,开始传到西域→东汉,明帝西域求佛法,在洛阳建白马寺,佛教传播开来→南朝时期,佛教大盛→隋唐时期,佛教渐趋中国化。伊斯兰教→唐初,流行于天山南部→从回纥传如内地→个中国内地第一个清真寺广州城内的怀圣寺。佛教的盛行,使僧侣势力、寺院经济恶性膨胀。出现了唐宪宗亲自礼迎佛骨以求福祚长存的事情,全国掀起了一次拜佛的空前热潮。韩愈感到,如果不能迅速重振儒家思想的独尊地位,封建统治将会面临严重危机。从维护封建统治的立场出发,韩愈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的伦理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在当时,从社会经济与现实政治角度来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韩愈用天命论——一种唯心主义来反对佛教的唯心主义,自然引起了唯物主义者的反对。在这种背景下,柳宗元、刘禹锡等人针对韩愈的天命论,进行了有力地批判。联系战国时期的荀子、东汉时期的王充、南朝时期的范缜的著述与思想,掌握唐朝柳宗元与刘禹锡的思想观点,是对古代历史上唯物主义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认识到他们的思想,既是唐朝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又是当时思想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尖锐化的反映。三、教育的兴盛关于教育的兴盛,要掌握一个直接原因、三个重要表现。直接原因→隋唐科举制度的推动。三个表现: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学校教育体制;专业教育开始兴起,出现了专科学校;私人聚众讲学很盛行。科举制度的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兴盛,在培养大批官员与人才的同时,推动了隋唐文化的高度繁荣。回忆汉朝历史总结我国古代教育发展线索时期表现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创建了中央太学与地方郡国学两级宫学,确立了中国封建官学制度。唐朝唐太宗、唐玄宗重视发展教育,教育兴盛,封建教育体制完备,出现了专科学校,私人聚徒讲学兴盛。四、古典诗歌的黄金时期语文课上学过很多的唐代作品,回忆一些经典篇章,思考作品创作的年代,白居易称颂李白、杜甫的诗:吟咏流千古,声名动四夷。解读:唐诗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高峰,而李白、杜甫又是唐朝众多诗人中的巨人。李白、杜甫分别被尊称为“诗仙”、“诗圣”,在唐朝与后世,有许多人把李白与杜甫放在一起,一比高下,纷争激烈。作为中唐著名诗人白居易高度评价了李白、杜甫的诗歌成就,反对过分地推崇或抑制任何一方。白居易揭露地方官强迫人民织造地毯,进贡皇帝说:宣城太守知不知?一丈毯,千两丝。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新乐府·红线毯》解读:唐朝后期,统治腐朽;贪官污吏横征暴敛,盘剥人民,人民生活异常困苦,白居易的这首诗正是现实的真实写照。白居易主张诗歌要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时代弊政,在这首诗中,白居易控诉了地方官对人民的盘剥,发出了“地不知寒人要暖,少夺人衣作地衣”的呐喊,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无限同情。唐朝诗歌是古典诗歌的高峰,分析其兴盛的原因有四:①唐朝的长期繁盛,奠定了诗歌发展的物质基础。②大量杰出诗人的涌现。③诗歌的改革推动了唐诗的繁荣。④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的主要考试内容,对唐诗发展起到极大推动作用。对于唐诗的发展线索,要按照阶段与著名诗人为主线来掌握,可以制作一个简表帮助记忆。注意结合诗歌出现的历史背景来理解和记忆。发展阶段诗歌类别代表人物代表作初唐陈子昂盛唐山水田园诗盂浩然、王维边塞诗高适、参岑李白《蜀道难》、《望庐山瀑布》杜甫“三吏”、“三别”中唐讽喻诗白居易《新乐府》晚唐咏史诗杜牧、李商隐五、多姿多彩的艺术我国著名石窟艺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石窟有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具有中原文化的特征)与山西大同云冈石窟(较多地保留了古印度佛教艺术的风格)。隋唐时期的著名石窟是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这一时期艺术的显著特点是多姿多彩。不仅表现在艺术领域多,风格多样,多有创新,还集中表现为涌现出众多杰出的艺术家和大量不朽的艺术作品。你知道吗?我国著名舞剧《丝路花雨》的动作设计主要来源于唐代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呢!舞剧将一批唐代舞蹈,如“百戏”、“七盘舞”、“反弹琵琶舞”、“伎乐天舞”、“莲花童子舞”、“凭栏天女舞”、“霓裳羽衣舞”、“盘上舞”等“复活”,使静止的壁画艺术获得了流动的生命,给舞蹈开辟了一条新路,将中华艺术宝库中的珍品敦煌壁画那典雅、蕴藉、浑厚、流畅的神韵展现于舞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