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元阳看哈尼梯田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到元阳看哈尼梯田”,希望大家喜欢。到元阳看哈尼梯田张毅东《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
2023-05-11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到元阳看哈尼梯田”,希望大家喜欢。
到元阳看哈尼梯田张毅东《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3年05月11日 第11 版)
哈尼梯田核心区内的阿者科村风光秀美。孙志芳摄(人民图片)
今年的第一趟远足,我选择去云南省元阳县看哈尼梯田。从海拔1700多米的山巅俯瞰,晨曦中的哈尼梯田像一块神奇的巨幅画布,层层铺展。耳畔的飒飒风响,仿佛一位老人低声细语,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动人过往。
哈尼族人是这里的主人。他们的祖先最初生活在青藏高原东缘,经过数次探寻与迁徙,哈尼族人选择在哀牢山地区定居,终结了艰苦的游牧生活。在哀牢山山脚处的平坦区域,汉族、傣族、彝族等民族的居民已经“捷足先登”,建立了村落,哈尼族人只能向更高处进发,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山间落脚。山中草木葱茏,常有蛇虫出没,再加上土地破碎、道路狭窄,哈尼族人的生活环境并不舒适。但顽强的哈尼族人并没有退缩,他们开荒辟地,引水犁田,躬耕不辍,在原始山峦上创造性地开发出层层良田,为哈尼族留下赖以休养生息的家园。
远眺哈尼山村,山顶茂林森森,林下是哈尼族人居住的蘑菇屋,蘑菇屋围成的村寨下面是层层梯田。梯田中的沟渠纵横交错,织成一张四通八达的精密水网。下过雨后,清澈的泉水从山林深处汩汩涌出,顺势流入炊烟袅袅的村寨,继而流进梯田的水网里,与层层叠叠的田野相拥,最终汇入江河。这种“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农耕体系,是哈尼族人根据特殊的地理环境,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出来的,显示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在菁口哈尼民俗村村口,有一块“祭寨神林”石碑,上面详细记载着祭祀寨神和保护村寨山林的寨规民约。千百年来,哈尼族人始终把“树是水的命根,水是田的命根,田是人的命根”奉为生存信条,把保护树木、涵养水源看得像生儿育女一样重要。每当有新生儿诞生,哈尼族人就会种下一棵树,让树与孩子共同成长。如今在梯田周边,虽然没有多少水库,但有涓涓活水不断从村寨后的森林中涌出,流经村庄,注入梯田,汇进溪流,最终在蒸腾作用下重回森林的怀抱,如此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置身于一畦畦依山开垦的梯田中,我真切地感受到哈尼族人与邻为善的温暖。在水流进入田地的入口处,有许多宽窄不一的木槽或石槽,村民们根据自家梯田的用水量分别引流,更加合理地利用宝贵的水资源,这便是哈尼族人创造的“木刻/石刻分水法”。村民们还轮流担任“赶沟人”,清理沟渠中的枯枝落叶,防止水流受阻,并及时修复被水冲坏的田埂。为了给水田补充肥力,哈尼族人发明了“冲肥法”,在村寨里设置公用的积肥塘,家家户户将牲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汇蓄于塘中。待到春耕时节,只需挖开塘口,利用村寨在上、梯田在下的地势落差,由专人沿沟疏导,让肥水冲入各家梯田当中。
中国筑造梯田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先民们因地制宜,创造出样式各异、作物不同的多种梯田。站在元阳梯田中放眼远望,我仿佛看到无数的中华儿女像哈尼族同胞一样,依靠勤劳与智慧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我想,这些造福一方的梯田,将以鲜明的亮色,永远倒映在我的心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的“奢侈品牌《骑兵的战争》再现奥格斯堡之战”,希望大家喜欢。17、18世纪欧洲古典绘画开始有...
2013-08-22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的“肖像大师阿基利维亚内里巴黎美爵来自那不勒斯的藏画”,希望大家喜欢。位于意大利南部的那...
2013-07-29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的“梦露影像版权首次上拍估价100万美元”,希望大家喜欢。人民网北京7月23日电 近日,梦露影像及版权首次上拍...
2013-07-23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的“艺术品市场稳步回升“藏家保障计划”作为敲门砖”,希望大家喜欢。尽管中国艺术品市场的成...
2013-08-30
热门文章
开历史倒车,安倍危险行径遭谴责
警方回应陈宝成事件做局质疑:为保人质安全
中央纪委发布最新数据近2万人违反八项规定被查处
发雕艺术——冰墩墩献礼北京冬奥
ILBLUDIPECHINO《北京之蓝》王清州画展将在意大利都灵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