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精英,你有一封来自大湾区的“求贤令”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海外精英,你有一封来自大湾区的“求贤令””,希望大家喜欢。当前,中国正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
2021-12-20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海外精英,你有一封来自大湾区的“求贤令””,希望大家喜欢。
当前,中国正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为实现“海交知己,广聚英才”,12月17日,2021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3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下称“2021海交会”)于12月17日在云端启动。
今年海交会主论坛以“开放合作,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主题,邀请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围绕人才建设、产业发展、科技合作、政治引领等议题展开主题分享。他们通过观点交流碰撞产生智慧火花,为建成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出谋献策。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校长倪明选:
“香港科技大学2.0”将成穗港科教合作重要平台
中央强调,要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国战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这将赋予粤港澳大湾区重大机遇、重大平台、重大使命,也是广州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才强市的重大机遇,必将有力推动广州打造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重要战略支点。
经历二十余年的发展历程,“海交会”已成为中国海外留学人员交流的第一品牌,是一个为海外优秀创新人才在穗发展提供“一站式”对接服务的平台,引导海外高端人才、项目、资本加速汇聚。
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实际上,大到一个国家,小至一所高校,振兴都要靠人才。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战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重大科技突破的生力军。
展望未来,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与香港科技大学将共同构成“香港科技大学2.0”,在数据科学、机器人与自动系统、生物医药及生物医学工程、先进材料、智能制造及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领域,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国际化高端人才,服务于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未来的“香港科技大学2.0”将成为穗港教育与科技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是穗港人才协同发展的一个重要案例,必将对广州发展、湾区发展,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原校长陈十一:
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对城市创新体系具有引领作用
美国斯坦福大学是一所创新能力非常强的大学,也培养出了大量创新的人才。有一次,我询问斯坦福大学的校长约翰·汉尼斯,斯坦福大学的成功经验是什么?他回答说:是学术自由和企业家精神。
观察各国的创新事业,不同的创新主体对国家的创新事业发展有着不同的作用。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是创新人才的密度,在单位空间里,要有高密度的创新要素,实现互动,引发创新“核爆”,涌现原始创新和产业创新。大学的科学密度高、学科纵深、高素质人才密集,而且鼓励创新的环境,因而往往成为科技创新的核心。
世界 级湾区一直是高层次人才的集聚地,例如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都吸引了大量的高素质科技人才。仅加州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就有50多名诺贝尔获得者。现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也迎来了新的机会,但粤港澳大湾区在科研人才数量、质量方面,对标最优最好还存在一定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先行先试、积极建设一流大学和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培育国际化、市场化、具有全球竞争力的薪酬和创业环境。同时还要全面优化升级人才政策保障,建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引才育才用才政策。
创新型研究型大学对城市创新体系有着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发挥研究型大学的引才聚才功能来打造一流创新高地也是不可忽视的另一方面。比如,位于大湾区的南方科技大学已经被称为创新型研究型大学的样本。大学也能成为人才承载的平台,通过“大学+研究机构+企业”的方式,可实现人员互通、资源共享、研究合作,搭建起新的人才交流平台。
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EdvardMoser:
海交会为增进国际科技交流合作搭建了桥梁
目前,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共需要加强科技开放合作和创新人才交流。世界各国之间的人才、技术和创新交流,对于科学家来说至关重要。作为国家 级的海外人才交流平台,海交会被誉为中国海外留学人员交流第一品牌,累计吸引全球140多个国家地区高层次人才超过5万人,向国内外输送超5万个项目。
2021年海交会深入探讨和交流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生物科学、新能源等前沿科技问题,使中国、乃至世界各国的科技工作者能够相互交流合作,更好地促进各国之间的科技交流合作。定位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粤港澳大湾区,拥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和创新资源,正成为各国人才一展身手的好地方。
粤港澳大湾区是科技创新的理想目的地,具有创新意识和无限的发展潜能,能够为高端创新资源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打造世界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在这里,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据我所知,广州正在积极凝聚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不断提高重大平台聚才效能,构筑集聚全球优秀人才的科研创新高地。
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2021年海交会的举办为增进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搭建了桥梁,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发展机遇和合作契机。希望通过海交会这一平台,各界朋友能够在科技开发合作方面展开进一步的交流探讨、优势互补,促成创新成果在粤港澳大湾区这片科技创新热土上落地转化,推动全球顶尖科研技术与这里的优质产业资源对接合作。
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陈飞勇:
留学人员应发挥自身多元文化的软实力优势
人才要“走出去”,拓展国际化视野。我会尽可能地把我在日本积累的一些经验拿到国内来分享,让日本的一些先进做法在国内落地生根。同理,国内很多高端人才,也经常去国外做访问、做交流,从而把国内的一些经验做法带到国外去,实现双方的资源共享。
这种人才的交流可以大大缩短双方在某些方面的科创时间,于双方都是有益无害的。人才交流十分必要,我希望留学人员能经常开展这种人才交流活动,拓展人才的国际化视野,丰富人才的专业知识,培养人才的创新精神,让科技创新来得更快、更多一些。
留学归国人员如何在对外交流合作、国家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科技创新中发挥更大更多的作用,值得我们探讨。当前,百年疫情与国际形势叠加,发挥留学人才的作用更加重要。留学人员应当发挥自身多元文化的软实力优势,在创新创业、国际交流、交往合作中,尤其是在创新创业项目在国内落地孵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科技和人才向来是两个密不可分的课题,科技创新离不开人才、人才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靠人才来推动。希望海外学子听从祖国召唤,满怀爱国热情、抓住机遇、刻苦钻研,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在科研中下“真”功夫、“细”功夫。归国人才应胸怀祖国、服务人民,为科学技术进步、人民生活改善、中华民族发展作出重大贡献。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海外精英,你有一封来自大湾区的“求贤令””,希望大家喜欢。当前,中国正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
2021-12-20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天寒情暖!翠竹街道联合50名居民为烈属捐赠100包爱心护理用品”,希望大家喜欢。“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
2021-12-20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贵州健康码开展应急演练支撑疫情防控系统高效安全运行”,希望大家喜欢。1月15日,云上贵州健康码运行保障团...
2022-01-25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欧洲网的“四川丹巴县上榜第三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名单”,希望大家喜欢。近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公示...
2021-12-15
热门文章
618焕新家,法恩莎卫浴9重礼遇助你定制理想家
从8个“首次”解码“神十三”
【国以才立业以才兴】首届国际书画展——刘士君
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后航天员首次成功出舱
云南玉溪举行2022年聂耳音乐文化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