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三代人一件事家国情

三代人一件事家国情

发布于:2019-12-25 08:3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三代人一件事家国情”,希望大家喜欢。

三代人 一件事 家国情(2019年终特别策划)

本报记者 周飞亚 巨云鹏 原韬雄 王云娜 马跃峰

编者的话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良好的家风涵养品格,浸润心灵。理想的种子,往往在家长的耳濡目染中悄然发芽;人生的选择,常常在亲人的言传身教中坚定方向。

本报今年新开设的“讲述·一辈子一件事”栏目,深受读者欢迎。个人专注一件事的背后,少不了家庭这一坚强后盾。为此,我们推出年终特别策划“”,撷取北京、山东、陕西、湖南、河南的5个家庭故事,倾听他们讲述三代人一脉相传专注一件事的坚持与守望。

北 京

罗彤一家三代沟通中希文化

见证中希交流多个“第一”

古希腊戏剧学者罗彤已任希腊政府特聘翻译官十多年;她在希腊时,凡有中国领导人来访,她都参与接待;回到中国,凡有希腊领导人访华,也会找她。而中国与希腊之间多个“第一”,都由罗家三代人参与并见证……

罗家与希腊结缘,始于爷爷罗念生。1933年,赴美留学期间,罗念生发现希腊文学乏人问津。他毅然横渡大西洋,成为来到希腊的第一个、也是当时唯一一个中国留学生。另一种古老文明的魅力,比爱琴海风光更令他沉醉,也开启了罗念生此后研究生涯的序章。60年来,他翻译了古希腊文学、戏剧、哲学著作30余部,译著和论文1000多万字,主编了首部《古希腊语—汉语语典》,填补了中国古希腊研究领域的诸多空白。

阔别半世纪,直到晚年,罗念生才有机会再次来到希腊。这多亏了儿子罗锦鳞。罗锦鳞从小对戏剧情有独钟,考入中央戏剧学院后,系统学习古希腊戏剧,授课老师正是父亲的学生。1986年,已留校任教的罗锦鳞带领学生排演《俄狄浦斯王》,演出取得巨大成功。随后,剧团受邀参加国际古希腊戏剧节,罗念生随行。“爸爸一直希望有继承人,这下可高兴坏了!”罗锦鳞说。

此后,罗锦鳞一口气排演了多部父亲翻译的古希腊戏剧。他在戏里融入戏曲元素与东方美学,最极致的例子就是河北梆子版《美狄亚》。在哥伦比亚演出时,谢幕长达26分钟,观众久久不肯离去……

“把希腊文化带到中国,爷爷爸爸做了很多,我要把中国文化带去希腊……”1990年,希腊帕恩特奥斯政治和科技大学向罗彤发出邀请。在她的推动下,雅典大学语言学院开设了汉语课。2001年,她成立了希腊最早的中国文化中心,教希腊人汉语、功夫、书法、绘画。

两年前,罗彤决定回国。“爷爷当年对古希腊戏剧的翻译,很文学化,有些注释比原文还长。”罗彤重新翻译了剧本,让语言更适合舞台。“时代在发展,语言在变化,读者需要新译本。”她还与父亲一起当导演,将更多古希腊悲喜剧搬上舞台;到大学和机构授课或演讲,推介希腊文化……

“爷爷翻译研究,父亲专注舞台,我两者兼有——不是单向引入,是双向沟通。”罗彤说,这,就是传承。

山 东

王瑞琪一家三代钟情特种兵

父辈保卫的家国交他守护

训练场中垂下一条18米的大绳,负重30斤徒手爬到顶,40秒内才算优秀。爬到半空的王瑞琪,一个动作不慎,卡在绳子上,上不得下不得,急得满头汗、脸通红。“不及格!”被解救下来后,王瑞琪既羞愧,又懊恼……

他考上大学,却又换上戎装。在武警上海总队特战大队的营房里,谈起这个选择,刚刚20岁的王瑞琪想到了爷爷王天德和父亲王德广。1965年,王天德成为佳木斯边防部队的侦察兵;1993年,刚满18岁的王德广迈入王瑞琪如今所在部队的前身——武警上海总队五支队特勤中队。

特战队是武警部队里的“尖刀”,要求严、标准高。选择坡度起伏大于30度的山地道路,重约60斤的全套战斗装备,5公里越野,27分钟内合格……类似项目200多个,唯独大绳攀爬,成了王瑞琪的一道坎。

训练带来的沮丧,让他想起爷爷。1969年东北雪原,王天德在零下几十摄氏度的冰天雪地一走就是40天,脚冻坏了也依旧出色完成侦察任务。王瑞琪不明白,爷爷是怎么做到的,但他记得指导员任亮的一句话:“训练别怕苦,信念要坚定。”

建军节前,队长说到时候组织大家去海边,王瑞琪和战友们欢呼雀跃。没想到当天队长一声令下,所有人全副装备上身,从驻地到海边20多公里,跑步前进。3个小时后,王瑞琪拖着疲惫的双腿下海,感到痛苦与快乐交织,心想:“部队有多严格,就有多亲切。拼了命,也要练出18米绳!”

爬大绳,诀窍在腿。杯口粗的大绳,腿上缠好几道,要踩住绳子,找准受力点。每一次抬腿,都在和几十斤重量抗争。“你脚弓有紫癜了吧?”特战一中队队长张鹏飞问,“有了。”王瑞琪答, “那就快成了。”

30多天后,大队营房里的“擂台勇士”光荣榜,有了王瑞琪的名字:成绩34秒,排名前列。

父亲也在这里获过荣誉。1994年上半年,王德广被评为当年“十佳新战士”。“我们从不说煽情的话。”但得知王瑞琪训练有成,王德广给儿子发短信:“你是爸爸的骄傲。”

王瑞琪是团队中的狙击手,常在驻地趴着瞄准,一趴就是两三个小时,父亲这句话老往脑子里钻。王瑞琪决定:打破爷爷和父亲解甲回乡的惯例,“赖”在部队,做职业军人。

前些日子进博会,王瑞琪到现场执行任务。霓虹灯影绚烂闪耀,摩天大楼光鲜亮丽。来往人群中,王瑞琪握紧钢枪。爷爷保卫过的国家、父亲驻守过的城市,现在交给他来守护。

陕 西

王司晨一家三代投身航天

参与卫星整套全流程

一声电话响,把王司晨从梦中叫醒:“卫星三周姿态角和角速度超差、GPS出现异常……”她赶紧联系值班人员,时针指向凌晨4点。

作为西安卫星测控中心的航天器长期管理部工程师,王司晨和同事们拥有一个诗意的称号——“牧星人”。6点处理完突发情况,打会儿盹继续上班。“我负责的太阳同步卫星在凌晨4点到上午10点间过境,这算正常作息。”王司晨说。

王司晨有时回家也牢骚几句:“妈,你们那会儿哪有我们忙。”母亲答:“这点苦算什么,想当年……”母亲王燕虹的念叨仿佛把时钟拨回过去。

王司晨一家三代六口,把青春都交付祖国的航天事业:姥姥姥爷把航天的种子深埋秦岭深山;父母把一颗颗卫星送上天;王司晨两口子亲历从“北斗”到“嫦娥”,中国迈向世界航天强国。

“国家缺什么,你就学什么!”报志愿父母做主,毕业干航天顺理成章。多年前,王司晨两口子经常随装备坐火车走南闯北。“为了吃口热稀饭,在补给点把米饭和开水混到暖炉里,焖熟第二天吃。我们管这叫‘大篷车’一族。”丈夫刘鑫说。

工作强度大,刘鑫有自己的一套“减压妙招”:“领导让我们多看科幻片,或许想象很快就成为现实。面向星海,咱们敢想也敢干!”

“她嘴里的新词,我是不懂喽!”王燕虹干了一辈子航天软件研发,15岁来到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一盘4分钱的炒雪里蕻,我能想半年。条件苦,大家却攒着一股劲儿。”王司晨的父亲王允坤做航天仪器计量,当年赶着夜色来到基地。“呵,刚来发现还有楼房!”走近才傻眼,“原来是盘在山上的一孔孔窑洞。”扎进窑洞洞,吃着玉米面,手摇计算器,父母就这样攻克难关。

王司晨小时候很难见到父亲,就像王燕虹小时候很难见到她父亲王恕一样。在王燕虹的记忆中,父亲不是在外考察,就是化身办公楼里的一束灯光。“姥爷心脏病也瞒,我妈是从同事口中听说的。”王司晨说。王燕虹望向电视柜上一幅人像十字绣:眉宇刚毅,冲着镜头眯眼笑。这是根据王恕生前照片绣的。王司晨说:“男人搞硬件,女人搞软件。一家人从策划、发射到运行,把卫星一整套流程都干了。”

退休不退志的王允坤,现在专注于航天科普,全国很多科技馆都有他设计的航天模拟发射装置。夜晚,王允坤领着外孙看星星,“姥爷,那颗星星在动!”“那是卫星,是你太姥姥太姥爷、姥姥姥爷和爸爸妈妈一起保护它在天上飞呢!”回到屋里,王允坤掏出模型放到外孙手上。孩子玩得特开心,不一会儿便甜甜睡去。王允坤想从他手里把模型取走,没想到睡梦里的他也紧攥着,一点不肯松手……

湖 南

蒋丽丽一家三代坚守讲台

77年培养230多名大学生

“同学们好,我是Miss Jiang!”2011年,初次站上家乡小学讲台,23岁的蒋丽丽稚气未脱。教室里,一双双大眼睛求知若渴,读书声清晰洪亮。

蒋丽丽家在湖南省永州市江永县源口瑶族乡清溪村。从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后,蒋丽丽成为清溪小学的第一位英语老师。

过去,附近只有一个英语老师“走读式”教学,上完课就赶去下一所学校,许多乡亲想方设法将孩子转走。蒋丽丽来了以后,引导学生熟悉自然拼读法,平日领孩子们早读,课后和周末跟孩子话家常,把英语融入生活。

“Miss Jiang,老记不住单词怎么办?”几年前的一天,留守儿童小峰来到她办公室,急得快哭了。蒋丽丽多次“开小灶”,帮小峰找到发音规律辅助记忆。今年,小峰考上湖南一所重点大学时特意向蒋丽丽报喜……

专业的老师、有趣的课堂,清溪小学因为蒋丽丽火了,生源越来越多。有学历、业务好的蒋丽丽,为何不留在城市?“家乡需要我,孩子们需要我!”蒋丽丽说,她把自己想象成一束微光,微光点亮微光,照亮瑶家孩子的求学路。这种精神,是根植于蒋家人血脉中的信念。爷爷蒋浩和父亲蒋丛青都是乡村教师,三代人接力77年,培养出230多名大学生。

提起4年前去世的蒋浩老师,乡亲们赞不绝口。蒋浩1958年考上衡阳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乡亲们以为他会从此跳出“农门”,没想到他毕业回来当了中学老师。“在县城教书不成问题,为什么回来?”当时,与他共事过的退休教师田万载曾问。“农村更缺老师,我不回来孩子怎么办?”蒋浩一句话,平淡而坚决……

那时没教室,蒋浩在破庙里摆几张板凳上课。当时清溪村一半以上是文盲,蒋浩办起了夜校,从教农村妇女识文断字做起。此后,蒋浩辗转多所乡村中学,足迹遍布大半个江永县。

教育是用生命影响生命,乡亲们被感动了。蒋丛青清晰记得:一次父亲即将调走,许多学生家长流下眼泪;父亲生重病住院,乡亲们自发来探望,有的还捎来了家里仅有的鸡蛋……

“我留在大山,要把更多孩子送出去。”蒋浩的这句话,烙在蒋丛青心里。1985年,蒋丛青高中毕业后,放弃成为乡干部,站上了乡村学校的三尺讲台。那晚,蒋丛青在枕边发现了一枚园丁荣誉纪念章,他知道,这是父亲的“至宝”。

最困难的时候,蒋丛青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但他从未动过离职的念头。一方讲台将三代人牢牢吸引到一起。蒋丽丽填报高考志愿时,已过耄耋的蒋浩把她拉到身边说:“村里最缺英语老师,还是学英语吧。”蒋丽丽望着爷爷爬满皱纹的脸,用力点点头……

河 南

徐普一家三代守护林海

国有林场十余年未发大火

37岁的林场防火队长徐普,月工资3000多元。老同学用翻倍工资请他,他却婉言谢绝:“我走了,树咋办?”

徐普是河南省国有泌阳板桥林场的“林三代”。1953年板桥林场建立,爷爷徐廷伦上岗,成为一名营林工人;1976年爷爷退休,爸爸徐清欣接班,继续上山种树。后来,徐清欣转到林场派出所,现在退休又返聘。2003年,徐普毕业到林场,一干就是十多年。“爷爷、爸爸,加上叔叔、姑姑、姑父、弟弟等,一家9口人在林场。”徐普说。

石头铺满地,飞鸟无栖树,曾是泌阳县荒山荒坡的真实写照。如今的林场唐庄林区,机器新挖的树坑里,大大小小还是鹅卵石。不同的是,一株株胳膊粗细的麻栎树,用裸露的根紧紧“抱”着碎石,在少土缺水状态下倔强生长。

“过去哪有林?树全是一公式头一公式头刨石窝、一担土一担水、一棵一棵树苗‘养’出来的。”徐清欣回忆说:以前工具不趁手,徐廷伦等第一代林场工人用“八斤半”的公式头,夏天挖坑,冬天栽树。恶劣的自然条件曾让“徐廷伦们”绝望:打不出来井,翻不上来土。前期种松树,缺土少水,种一批死一批,熬了很多年,才稀稀拉拉活了几千亩。直到改种麻栎树,成活率才大幅提高。

种树这么难,为啥还要种?“就是响应国家号召绿化荒山,当然也为生活。”徐清欣说,父亲徐廷伦上山,一去常是一两个月,等回来时家人都认不出来……

前两年,80多岁的徐廷伦脉管炎复发,再不能下床;但他种的树长满山坡,与19.7万亩林海连成一体。徐普登高拍照片,拿给爷爷看。苍松翠柏作点缀,秋来层林染红黄。茂密的树林里,落叶形成厚厚的肥土,秋果秋实遍地可拾,野猪、野兔、松鼠和獾安居繁殖,处处生机盎然。

作为河南省八大林区之一,板桥林场涉及12个乡镇,线长面广管护难。“俺们一家人,护树已是家常便饭。”徐清欣的妻子刘长芝说,她是河南省首届优秀警嫂,也有一份护树责任。其时徐清欣待遇低,刘长芝没工作;她一边干些零活儿,一边拉扯两个孩子……

徐普长大后,林校毕业,当上防火队长。一旦有火情,他和队友就带着防火拖把、风力灭火机,第一时间上山,配合消防员。靠着用心看护,林场已有十多年没有发生大火灾。“爷爷跟恶劣环境斗,爸爸跟贫穷斗,我们更多是跟自己斗。”徐普说,外面的诱惑很多,他也想要离开;但护林传到这一代放下,非常舍不得……

“干林业工资不高,可每天能看到树林蓝天,呼吸新鲜空气。身处自然,心境坦然,很有幸福感和成就感。我和弟弟商量过,一定要在林场里坚守下去,守住这一片绿色的希望!”徐普说。

(时 岩参与采写)

图片说明:

图①:王天德旧照。

资料照片

图②:王瑞琪在爬大绳。

武警上海总队机动二支队供图

图③:罗锦鳞与罗彤在讲座中。

资料照片

图④:王允坤工作中。

资料照片

图⑤:王司晨姥姥旧照。

资料照片

图⑥:王司晨夫妇工作中。

王智超摄

图⑦:徐普一家全家福。

资料照片

图⑧:蒋丛青在上语文课。

任泽旺摄

图⑨:蒋浩的毕业证。

任泽旺摄

图⑩:蒋丽丽在上英语课。

任泽旺摄

版式设计:蔡华伟

《 人民日报 》( 2019年12月25日 07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