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2018年第二批“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简介

2018年第二批“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简介

发布于:2018-12-26 07:0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2018年第二批“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简介”,希望大家喜欢。

2018年第二批“新时代好少年”

先进事迹简介

赵思颖 女,汉族,2006年11月生,上海市铁岭中学预备一班学生。她善于思考和观察,二年级时,发现同学们的握笔姿势不正确,设计了“双耳握笔器”,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上海市第五届“赛复创智杯”大奖赛特等奖。三年级时,看到妈妈的工作笔记本收纳不方便,设计了“三折收纳笔记本”,这个小发明被孵化公司看中,生产出了成品。四年级时,她的设计“双层收纳课桌”解决了面积小的课桌不方便同时摊放课本和笔记本的问题,再次获得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一等奖。2017年,她获得第七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是本届奖项年纪最小的获奖者。她梦想长大后成为一名发明家,用发明带给更多人生活的便利。

林奕轩 女,汉族,2006年1月生,福建省漳州市长泰县第五中学初一学生。她居住的长泰县山重村地处偏僻深山,山路难行,村民居住分散,为保证邮件投递不中断,1987年,山重小学成立了“红领巾”送报站,从学生中选拔责任心强的孩子担任义务邮递员,31年来累计为村民投送信件、报纸近18万件。林奕轩同学从入校开始就期待能成为一名光荣的“小信鸽”,每天看到村民们拿到远方家书和报纸时灿烂的笑脸。二年级刚开学,她就主动申请加入送报站,经考察成为26名义务邮递员之一,并在四年级时全票当选新站长。四年来,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她都及时把每一封信、每一份报纸送到村民手中,累计为村民送信、送报千余件,行程达1200多公里。每次送完信,她还耐心地为不识字的阿公阿婆读信。放假时,主动前往年纪大的阿公阿婆家里帮忙做家务、干农活,陪他们聊天,给他们带来欢乐。曾获福建省、漳州市“美德少年”等荣誉称号。

周 洲 男,汉族,2005年7月生,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竹山中学八年级学生。他喜爱钻研,发现农民焚烧秸秆会造成空气污染,就和同学一起开展秸秆还田小研究,经过四个多月的观察,发现经过秸秆还田,小麦亩产增加了18千克,他们将研究结果打印出来发给周边的农民,研究项目获得了江苏省科技创新成果一等奖。为了帮助农民提高黑小麦产量,他和同学一起对每穴不同播种量对产量的影响进行对比实验,记录了356张观察记录表,经统计分析,发现每穴种15粒时黑小麦产量最高,为农民播种提供了参考。有一次,他看到奶奶因视力不佳,洗衣服时看不清衣服上的油渍,清洗也很费力,经过多次实验,他把放大镜和小牙刷安装在一把小喷壶上,让奶奶通过放大镜看油渍,用小喷壶喷上洗衣液,再用小牙刷来回刷洗,效果非常好,设计获得了江苏省中小学生发明一等奖。曾获江苏省“十大美德少年标兵”、江苏省优秀少先队员、江苏省青少年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

李东蔓 女,汉族,2001年2月生,北京市第十五中学高三学生。7岁开始跟随母亲参加公益活动,目前已有十余年志愿服务经历,自2014年在“志愿北京”网站注册以来累计服务1327小时。多年来,她积极参加首博、首图义务讲解和“爱满京城”、社区绿色低碳宣传等志愿服务项目,组织同学为青海、西藏、贵州等地的贫困小学捐赠衣物和书籍,利用寒暑假去安徽、重庆等地看望留守儿童。2015年,参加“爱加艾减”国际公益项目,帮助非洲受艾滋病影响的母亲和儿童。2017年,组建SOWER(播种者)国际志愿服务联盟,带领700多名志愿者通过义演义卖等方式筹款12万元,向津巴布韦捐助3个Arktek被动式疫苗存储箱,帮助非洲儿童安全有效地接种疫苗,展现了中国青少年的责任与担当精神。曾获“北京市最美少年”“北京市四星级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樊秋亮 女,壮族,2009年12月生,广西忻城县北更乡内仁小学二年级学生。樊秋亮2岁丧母,父亲患病完全丧失劳动力,全靠年迈的爷爷奶奶维持生计。从懂事时开始,她每天天刚亮就起床煮饭做菜、喂鸡喂猪,安排好家人生活后,再步行一个小时赶到学校上课。放学后也总是第一个冲出教室,赶回家照顾父亲。周末还扛起锄头,跟爷爷奶奶到地里除草种菜。她用乐观坚强给这个家带来了希望和欢笑,也用感恩的心回馈社会关爱。爱心人士前来探望时,她会提前做好玉米粥热情招待,平时也主动为班级做力所能及的事、为同学辅导难题。她的梦想是长大了回家乡当老师,照顾家人,帮助更多有困难的人。

张嘉麟 男,汉族,2007年3月生,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外国语学校(集团)六年级学生。他热爱学习,勤于探索,勇于接受挑战。今年,他参加联合国示范项目“国际青少年模拟联合国(MMUN)峰会”选拔活动,迎难而上,勤奋查阅资料、撰写讲稿、练习演讲,经过初赛、复赛、晋级赛、半决赛,历时半年,终于闯入总决赛。决赛时,他和队友密切配合、积极发言,由他主导撰写的决议草案高票通过,并提交联合国秘书长,存入联合国档案,展现了中国青少年的风采。他酷爱数学,享受解题乐趣,利用课余时间对数学益智游戏“24点”的计算方法进行分类总结,手绘两本“24点手册”。他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智能机器人项目、英语辩论、壁球、游泳、大提琴等活动中都有出色表现。曾获“最美南粤少年”荣誉称号。

罗逸涵 男,汉族,2005年1月生,陕西省志丹县保安中学七年级学生。他是一个地道的山里娃,学习成绩优异,热爱足球运动。2014年巴西世界杯球场上没有看到“中国红”的身影,他非常失落,向父亲恳求加入校足球队和县足协举办的训练班,在学习功课之余接受正规训练。不论周末假日、下雨下雪,他每天都刻苦训练,还在常规训练结束后自己进行加练,四年如一日,受伤了也咬牙坚持,从不说痛叫苦。勤学苦练让他的球技日益见长,成功入选了志丹少年足球队,并在全国足球训练营中被评为优秀运动员。今年4月被选入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足球运动学院,6月参加了俄罗斯世界杯开幕式暖场表演。他最大的梦想是好好踢球,有朝一日代表国家队出现在世界杯的赛场上,为中国足球赢得荣誉。

孙东海 男,汉族,2003年3月生,河南省济源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他出生于济源市王屋镇清虚村的一个特级贫困家庭,父亲右手残疾,母亲神志不清,是村里“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面对贫困的家境,他没有自怨自艾,一边刻苦学习一边努力养家。6岁时开始学习做蒸馍炒菜等家务活,上了初中开始下地干活,并学会了驾驶农用拖拉机。他劝说父亲承包土地后,每天都在菜地里劳作,种菜卖菜一年下来收入5000余元。后又说服父亲借钱买了几头母猪,自己学习调配猪饲料、打扫猪圈、打防疫针,母猪产崽卖了1.5万余元。经过自己的努力和大家的支持,2016年他们家终于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他把对政府和社会的感恩转化成对身边人的爱心,每次用拖拉机耕地时都会义务帮邻居家耕地,班级的卫生也都争着做。他还把吃苦精神用在学习上,努力改进薄弱科目,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李端林 男,汉族,2004年2月生,湖北省鄂州市特殊教育学校八年级学生。李端林患先天性听力障碍,年幼丧父,母亲体弱多病。身体的残疾、家庭的困难没有将他打倒,反而磨练了他的意志,他早早学会了担当,从小就关心体贴母亲,主动承担家务。7岁开始,他就读鄂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文化知识。他参加了学校的无线电制作兴趣小组,产生了探索科学世界的浓厚兴趣,花费比别人更多的时间钻研学习,苦练电路板焊接技术。在第三十届湖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无线电制作竞赛上,他与数千名学生同台竞技,获得小学组个人一等奖。曾获湖北“荆楚楷模”等荣誉称号,“鄂州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市长奖”等奖项。

周丹彤 女,汉族,2006年5月生,西南大学附属中学初一学生。她勤于思考、热爱自然,希望通过研究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2016年,开展“根瘤菌在城市生态花园中的应用”小课题研究,研究将新的植物品种引入城市绿化建设,缓解城市土壤污染和肥力不足状况。开展“树轮里的秘密”项目研究,发现隐藏在树木年轮里的气候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环境变化。在她的带动下,班级形成了浓厚的研究氛围,近三年来,班里有十几个环保研究项目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她还在班上发起成立“小河长”团队,利用假期走遍了梁滩河、璧北河等北碚区内的主要河流,手绘北碚区嘉陵江水系图,关注易污染区域,并及时反馈相关部门处理。曾获“重庆市美德少年”荣誉称号。

(新华社北京12月25日电)

《 人民日报 》( 2018年12月26日 11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