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四代人坚守雪拉藏纸制作技艺——“要守好,还要更好传承下去”

四代人坚守雪拉藏纸制作技艺——“要守好,还要更好传承下去”

发布于:2018-07-31 07:3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四代人坚守雪拉藏纸制作技艺——“要守好,还要更好传承下去””,希望大家喜欢。

四代人坚守雪拉藏纸制作技艺——

“要守好,还要更好传承下去”(点赞中国·人物)

本报记者 鲜 敢

一条路贯穿西藏尼木县城,向西10多分钟车程就到了塔荣镇雪拉村,绿树环绕、溪流淙淙,旁边一块茂盛的狼毒草田格外耀眼,一位老人正在田间用铁镐精心侍弄着。

68岁的次仁多杰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雪拉藏纸的传承人,“仅仅是我记得的,造纸技艺传到我这一代就已经有三代,现在我又传给我儿子们,那就是第四代了。”从事制作藏纸50多年的次仁多杰掰着指头数道。

距今有1300多年历史的藏纸,相传源自文成公主进藏时带来的造纸技术,因使用的原材料是狼毒草,具有不怕虫噬、不易腐烂等特点。

因为藏纸还无法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每张藏纸都是手工打造。决定藏纸质量的根本因素就是狼毒草的根,但狼毒草对人的眼睛、皮肤刺激很大,长期接触的人脸上会过敏长痘,还有蜕皮的症状,虽然采取了防护措施,但制作中仍存在风险。为了藏纸生命的延续,次仁多杰一直在坚持。

以往制作藏纸用的狼毒草都是在山间采挖野生的,如今老人开始尝试人工种植狼毒草。在他看来,自己这片田地里种植的是藏纸的未来。

“家里传下来的,你们回来跟着做吧!”次仁多杰利用老父亲的威严,让两个儿子回到家中一起传承技艺。

起初,儿子们在工坊里心不在焉地消磨时间。看到儿子们的表现,次仁多杰将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证书拿到了他俩的面前,“这只是我们家的事吗?这是国家需要我们来传承。”捧着沉甸甸的证书,兄弟俩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认真地跟着父亲从头学起了技术。

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次仁多杰的藏纸生产作坊从雪拉村搬进了县城里的工业园。新建的藏纸厂每年能生产4800多张,售价70块钱一张的藏纸除去成本开销,年收入不到10万元。可纵使如此,次仁多杰还是乐此不疲地前往多个学校,教孩子们藏纸的制作技艺,还办起了自己的非遗传承基地和藏纸销售点。

如今,父子三人是雪拉藏纸制作技艺仅存的传承人,次仁多杰视藏纸手艺为传家宝,唯一的信念就是把藏纸做得更好,传承得更好。他说:“藏纸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既是手艺,也是文化,我们不仅要守好,还要更好传承下去。”

《 人民日报 》( 2018年07月31日 04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