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艺术是城市现代化的一部分

艺术是城市现代化的一部分

发布于:2014-10-31 07:43:00 来源: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的“艺术是城市现代化的一部分”,希望大家喜欢。

艺术是城市现代化的一部分(新语)

黄 笃

众所周知,一个好的艺术展,不仅要把作品陈列出来,还要能够实现与艺术家的对话。在中国,它可能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让艺术成为城市现代化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公共艺术融入城市,融入生活,使公共艺术不再被排斥在城市整体设计之外,不仅仅作为城市的点缀和装饰。

以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为例,艺术家通过个性的雕塑语言,对城市及与城市相关的话题,进行了诠释和演绎。公共艺术在城市的空间里,要体现的是一种文化关系,也就是能在人群间促成交流,建立艺术作品与社区、环境、自然的关系。看看上海静安国际雕塑展这几年的主题——2010年是“城市幻想”,2012年是“城市之光”,2014年是“城市家园”,这些主题都贯穿着对“人与城市”“梦想与创造”等议题的思考。

让公共艺术融入城市,还需要关注区域文化特征。其中,建立与地方艺术的联系尤为重要。2012年,首届新疆当代艺术双年展开展时,不仅邀请了蔡国强、徐冰等艺术家,还邀请了许多新疆本地的艺术家参展。新疆不仅在我国西部起到文化带头作用,还对我国与中亚地区文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新疆双年展必然要确立自身文化定位,强调与自身现代化进程、传统、习俗等的关系。如果忽略具有地方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双年展将陷入一种纯粹 “降落伞式”展览的困境,自然就失去了展览的意义。

建设城市的公共文化,科学化管理显得十分重要。但恰恰在这个部分,有不少困难。与突破现有机制、体制障碍相比,如何在艺术机构中建立科学化管理系统,显得更加紧迫。实事求是地说,与发达国家的博物馆、美术馆相比,我们还有一定差距。这种差距往往不在硬件,而在软件——具体表现在管理系统上的差距。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建立博物馆、美术馆完善而有效率的管理机制,如策展制度、典藏系统、教育培训、图书出版等。建立科学化的管理系统,有助于实现预期文化目标,这既符合国家文化发展的现代化战略,也利于提升国际交流的竞争力。

(作者为独立策展人,本报记者郝洪采访整理)

《 人民日报 》( 2014年10月31日 12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