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国宝”“假瓷仙”谈何“鉴赏”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艺术收藏频道的““伪国宝”“假瓷仙”谈何“鉴赏””,希望大家喜欢。明成化瓷器釉面肥润(图1)成化中期以后...
2013-11-04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艺术收藏频道的““伪国宝”“假瓷仙”谈何“鉴赏””,希望大家喜欢。
明成化瓷器釉面肥润(图1)
成化中期以后瓷器发色逐渐淡雅((图2)
台北故宫藏成化官窑宫碗1(图3)
台北故宫藏成化官窑宫碗2(图4)
2013苏富比秋拍拍品
近日,一只被称为海外回流的明成化青花缠枝秋葵纹宫盌在香港苏富比大拍中以1亿多港元的天价成交,这无疑让海外文物回流热再度升温。然而,鉴赏家张量冠却对这只“天价碗”提出质疑,认为根本不是明代物件,并强调理性对待文物回流热。张先生声称:“这件东西的画工和底款的写法不对。因为我的家传藏品中,恰好就有一只这样画片的成化青花碗。”相关文章链接http://news.artron.net/20131020/n522623.html
在顶级的中国古董拍卖会上,成交价上亿的拍品居然会是赝品,这番言论真是令人大跌眼镜,不过很快,中国文物学会会员,古陶瓷学者路杰就在自己的博客上撰文,发表了个人对此事的看法。
真伪,自古以来都是收藏领域一个辩论不休的话题。由于每个人的学识不同、关注的藏品类别不同、所看过的资料不同,都会使得形形色色的藏家“同为五指”但却“参差不齐”。孟子言“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藏家的朋友圈子也决定了收藏者最终还是“人以类聚”的现状。也由此出现了所谓“行内”与“行外”之分。
近日,忽闻有人质疑刚刚一亿四千万成交的成化青花宫碗的真伪!并以此作为噱头映射到“文物回流”的话题上,让很多古陶瓷爱好者无所适从,充满疑惑。
对于提醒购藏者谨慎对待古玩买卖,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古玩艺术品其实是个专业性很强的领域,并非如“提笼架鸟”般清幽闲在。当市井茶余的“随便玩玩”转化成追求“投入产出”商业行为的时候,就必须做到专业和谨慎。毕竟,谁都不希望成为金山下的牺牲品。但是对于质疑“天价”成化青花碗的真伪,着实引起笔者的好奇。
笔者一直偏爱明代陶瓷,而对于成化瓷器更为关注。好恶由来并非家藏甚丰,而是对于成化瓷那种特有的质感和历史上就达到“千金不换”的价格所折服。相信成化官窑的魅力,足以让每一位爱好陶瓷的发烧友与“拜金”人士共同青睐。
对于此件成化青花黄蜀葵碗的真伪笔者不想过多评论,正如同曾经的2.3亿元青花“鬼谷下山”罐一样,通过笔者亲自上手观看,器物年代没有任何可以成为悬念或探讨的空间,真伪无需置疑!而对于质疑者本身,笔者倒是很有兴趣一探究竟。
上网搜索质疑的发起者“张先生”的博客。本以为会遇到上一次抨击元青花“鬼谷罐”的“裴君”一样,长篇大论的进行所谓的“考证”。昔日“裴君”提出若干观点,为了质疑“天价”元青花“鬼谷下山”罐的真伪,立论多项且一一阐述。暂且抛开“真伪”辩论的初衷,“裴君”的大作也算使我等一睹为快、酣畅淋漓的看了几篇洋洋洒洒的文章,谁承想今日“张先生”的博客,只是简单翻阅了几篇,着实让我再也没有点击“下一页”的动力了。琳琅满目的“伪国宝”且不说是“臆造”还是“怪胎”,单是篇篇“祖上流传”、“家族珍藏”,顿时弥漫早年间天桥底下,光着膀子“卖大力丸”广告般的气息!不光是“王婆”生意似的“推荐”让学术和探讨远离了“张先生”所要表述的观点,其藏品看过后更是让我严重感觉到“大海的味道”。可叹,最后的面目依然是弘扬“谨慎入市”的金玉良言。
更使我不解的是广州一媒体,匆匆刊载李君质疑之作,从而引发“口水大战”,不知居心何在?媒体既然为公众的焦点和导向,首先应该本着正确引导的“阳光”姿态,在了解了或多或少的专业的常识后,再定夺刊载民间学者的个人观点还是专业文博人员学术文章。一个连自己“家传宝物”都搞不清楚真假的“伪收藏家”何来谈“鉴赏”?动不动就拿自己家族“留下”的东西去PK馆藏;拿自己所谓的学识去挑战陶瓷权威?真不知道是用什么论点、论证得出来的结论。
关于成化官窑在明清官窑的地位就不多阐述了。关于成化官窑的特征其实也并非鉴定难事,台北故宫曾经出过多部成化官窑瓷器的专著。而景德镇陶瓷研究所的成化标本及修复件更是不计其数,也相继出版过不少资料。为我们了解成化瓷器的标形特点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成化的青花幽蓝淡雅,其实特征是比较明显的。从釉子方面来讲,明清两代历朝青花瓷的釉水都不及成化时期的肥厚。釉水呈现浅浅的青灰蓝色调,乳浊感强。(如图1)
青花料色大致分为两种,代表明代成化早期和中后期两个不同的时间段。早期青花色泽浓烈,蓝中泛紫,有些由于釉水过于肥厚导致青花料色出现垂流现象(如图1);成化中期以后青花色泽逐渐浅淡更加趋于淡雅,有时呈现灰蓝色调。(如图2)香港这次拍卖的这只成化宫碗应该属成化中早期的制品,台北故宫有藏,其大小、发色、形制基本一致。青花双线描绘葵花以及叶脉轮廓,之后以相对浅淡的青花料添实。这种晕染填料专业成为“分水”,成化青花的分水很像平常会计做账时用的“靛蓝纸”的拓印效果,能够清楚的看出运笔涂抹的笔触痕迹。(如图3,4,5)。
质疑者号称“瓷仙”,不知缘何典故,既然不识人间烟火,还是不要过多参与或妄加品评与自己不相干的事情罢。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的“中国新油画运动的方向展望坦言活在当下最重要”,希望大家喜欢。16日,国内艺术界名家展望...
2013-11-18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刊网的“高估价当代艺术品多遭流拍雷米艾融作品逆势上扬”,希望大家喜欢。古书画作品天价行情已经...
2013-09-27
热门文章
中国当代著名画家——寇子皓恭贺新春
西沐:重视艺术产业在新经济发展中的创新示范效应研究
上海石库门重彩壁画亮相老弄堂
痕迹之后-王清州画展在上海博源美术馆开幕
回望审美高峰宋代花鸟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