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心血不足的症状(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表现有何不同?如何辨证)

心血不足的症状(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表现有何不同?如何辨证)

发布于:2024-08-30 17:34:02 来源:互联网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心气虚,心阳虚和心阳暴脱均是中医学心系疾病的病证名称。应该如何辨证三者的关系呢?简言之,三种证型的相同点是心气虚发展为→心阳虚→发展→心阳暴脱。

阳虚病,其人必面色唇口青白无神,目瞑倦卧,声低息短,少气懒言,身重畏寒,口吐清水,饮食无味,舌青滑,或黑润青白色,淡黄润滑色,满口津液,不思水饮,即饮亦喜热汤,二便自利,脉浮空,细微无力,自汗肢冷,爪甲青,腹痛囊缩,种种病形,皆是阳虚的真面目,用药即当扶阳抑阴——《医理真传》

《内经》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主一身之血脉”。意思是健康人心气推动血脉在脉道内运行,周流不息上下循环,主持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

在多种病因刺激下,心的阳气不足,病变一般始于心气虚,心气虚弱不能推动血脉运行,营养心神和周身引起的心悸胸闷,气短,乏力,舌淡脉弱等诸多症状。一般心气虚症状轻微,多呈阵发性,劳累紧张,情绪波动后加重,可见于心脏功能性疾病,例如神经症,植物神经紊乱表现的心悸胸闷等。个别心气虚的患者可伴发心肌炎。一般多无心的严重器质性损害。若心气虚日久累及于心阳,就发展为心阳虚。这个阶段属病情的进展加重,心阳虚弱,不能温煦激发人体,可引起继发阳虚寒凝血瘀,阳虚水饮等复杂证候,表现为心悸胸闷,或伴有心绞痛,四肢不温,动则气短喘粗,尿频浮肿,头晕目眩,多见于心阳的器质性病变,例如冠心病。心阳虚若调治不当或诱因刺激累及其他脏腑,往往就容易发展为致命的心阳暴脱的表现。

朱大夫遇到过心阳虚病人,在汗蒸房大量出汗后,出现心梗发作,这就属于心阳暴脱。中医也叫“亡阳”“真心痛”,属心阳迅速外脱亡失,《内经》所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心阳暴脱以突发的心悸喘憋,烦躁异常,剧烈胸痛,手足青紫,大汗淋漓,脉微细欲绝为主,严重者可出现晕厥昏迷,甚至死亡。一般多见于急性心梗,心功能不全等。

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黄帝内经》

三证的区别之处可总结为病理阶段,症状表现,发展转归等三个方面的不同。接下来,朱大夫根据中医专业知识,为您做全面正确的解答分析,说清楚三证的病证特点和辨证思路。

★心气虚的病因和病证特点

心为五脏之一,居于胸腔内,功能为主持人体血脉的运行推动,心脏正常的跳动是血脉循环的保障,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所以中医认为心主血脉,主藏神,《内经》说“心为阳中之阳,君主之官”,阳代表着功能运动。精神状态和基本运动活动均有心脏调节控制,心的功能可以用“心气”概括。心气随着年龄的增长,表现为逐渐衰退的生理过程,例如青少年,心气充足,心脏搏动有力,体质状态也较良好。进入老年后,心气衰减,心脏功能为逐步下降,心脏疾病也较容易发生。

心主血而藏神。心经气血不足,无以养神,则神不安,故见惊悸不寐——《仁斋直指方》

心气虚证是因外感邪气,饮食不节,忧思过度,情绪不畅,劳累过度等因素造成以心气虚弱为主,继而引起全身气虚表现的病证。由于心气虚弱,推动血脉运行能力下降,表现为心悸心慌,胸闷气短,伴有心气虚累及全身气虚的表现,如周身乏力,心其华在面,气虚不能上荣于面部,出现面色晃白,心气虚不养心神出现精神不振,气虚不能鼓动脉道,出现舌淡,脉弱的体征。因外感风热邪气,风热侵犯心脏,损伤心气,可导致心气虚弱,即发热头痛,鼻流黄涕后,出现心悸胸闷,正如医学家叶天士在《温热论》中提到的温热邪气上受,首先经口鼻犯肺引起外感发热表现,肺与心包相临,邪气逆传心包,损害心气。本证多见于病毒性心肌炎出现的心气虚弱问题,鉴别要点存在外感表证伴有心气虚症状。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温热论》

饮食不节,忧思过度,情绪不畅也是导致心气虚的常见病因,脾胃位于中焦,主运化水谷,将饮食水谷化生为精微营养物质,脾主升清可将精微上输于心,再由心气的化赤作用,以变化为气血。《内经》说“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若饮食不节,导致脾胃失调,精微气血来源不足。忧思过度,“思则气结”,脾胃气机结滞后,运化饮食能力下降,久而久之脾胃必将受损,气血源头不足,血不养心,心气发生虚弱。脾不运化水液,水液停滞为湿,邪,湿聚成痰,形成痰湿阻滞,可损害心气。因饮食情绪引起的心气虚常表现为心脾两虚的问题,即心悸怔忡,胸闷,随情绪波动,精神紧张后加重,伴有腹胀便溏,食少乏力,失眠多梦等脾虚证候。符合现代医学神经症引起的心脏功能紊乱。

忧愁思虑则伤心——《黄帝内经》

此外,因饮食不节,夏季过量食用生冷寒凉的食物,导致心气受损,类似于现代医学认为过食生冷造成冠状动脉痉挛缺血或过食生冷食物后,引起剧烈腹泻,津液阳气亡失,可发生心气受损的问题,类似于剧烈腹泻,水和电解质紊乱出现的心律失常。

逆夏季,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黄帝内经》

小结:以上是心气虚引起的病证特点,鉴别要点以心悸心慌,伴有全身气虚表现,可伴有脾虚,痰湿证,外感风热证的表现。心气虚进一步加重,可发展为心阳虚。

★心阳虚的病因和病证特点

心阳虚多为心气虚进一步加重而来,朱大夫提示,阳与气本来就是一回事,气虚加重为阳虚,阳虚包含着气虚表现。只是心阳虚发生后已不只是单纯心气推动无力的问题,心气的温煦,防御,激发脏腑的功能全部下降,中医将心阳必做天空的太阳,阳光照耀万物才可以升发,心阳虚推动血脉无力,引起血脉瘀阻,心阳虚,脾肾阳气亦受影响,相反,脾肾阳虚亦可导致心阳亏虚,正所谓牵一发动全身,脾肾阳虚后水液停滞形成水饮内停,心阳虚病证比较复杂,脏腑失调的问题比较突出。

阳虚者,火衰其本。火亏于下,则阳衰于上。或神气昏沉,或动履困倦,或头目眩晕而七窍偏废,咽喉哽噎而呕恶气短,皆上焦(心肺)之阳虚也——《医学集成》

因平时有心气虚问题,遇外感,情绪不畅,年老体衰,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等诱因刺激,心气不足进一步加重,气损及阳,发生心阳亏虚。表现为心悸心慌,心阳失去了温煦能力,表现为周身怕冷,四肢不温,多有神疲乏力,胸闷气短的气虚表现。因心阳虚致瘀血者,多伴有发作性心前区疼痛,后背痛,面色晃白或手足青紫,舌淡有瘀斑,脉涩。本证属《金匮要略》的“胸痹”,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冠心病,心绞痛发作,需注意辨别是否属于心阳虚问题。

胸痹,胸痛彻背,背痛彻心——《金匮要略》

因心阳虚致水饮停留,多为阳气不能化水,脾肾阳气推动代谢水液,水液属阴,所以《内经》说“无阳,阴无以生”,水饮停留,除了有心阳虚症状外,多伴有下肢颜面浮肿,尿频尿少,舌淡苔薄,脾虚所致水饮停留,多有腹泻便溏,肾虚所致水饮停留,多有腰膝酸软。肺虚水饮停留,多伴有咳嗽痰多,喘粗。本证多类似现代医学的慢性心功能不全,肺源性心力衰竭等。

脾土不升,木火(肝,心)失生长之政,一阳沦陷,肾气澌亡,则下寒而病阳虚——《四圣心源》

小结:心阳虚病证比较复杂,多有脾肾肺阳气不足,水饮瘀血停留的问题,具体表现应加以分析,或请专业的中医师给予指导。一般多见于器质性病变,需要足够的重视。

★心阳暴脱的病因和病证特点

心阳暴脱又称“亡阳”“真心痛”属急危重证候,多由心阳虚,脏腑失调加重而来,病虽在心,但亦累及到脾肾,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肾属水主一身之阳,心属火为阳中之阳,二脏上下交通,水火既济。《伤寒论》中,同属少阴君火之气。心阳暴脱的病证,气血亏损,脏腑严重虚弱,尤其是肾阳不足,不能固护心之阳气,使阳气亡失,暴脱于外。

真心痛,手足清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黄帝内经》

心阳虚的慢性疾病,因外感风寒,寒伤心阳,或大汗出以及滥用发汗,通泻药物,使汗,尿等津液过多排出,阳气随之外泄。发生心阳暴脱,以突然出现的心悸心慌,不能自制,胸闷喘憋,手足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心前区剧烈疼痛,面色苍白,大便失禁,脉微细欲绝或脉大无伦。严重者出现昏厥,甚至阳气亡失造成死亡。医学家丁甘仁曾治疗一例心阳暴脱的病人,因出汗太多,心阳大量外泄,引起的暴脱症状,他在《丁甘仁医案》中形容这个患者“阴邪无退散之期,阳气有脱离之险,脉证参合,危在旦夕”。此外,阴阳互根互用,心阳暴脱时,脏腑气血必然已损伤到极限,《内经》所谓“阳生阴长”。阳虚则阴血必然不足,病机复杂多变,需经正规的治疗。本证多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或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

凌某,脉大不敛。神迷呓语。阴阳不相交合。为欲脱之象。救阴无速功。急急镇固阴阳。冀其苏息——《临证医案指南》

★专业区分和建议

心气虚,心阳虚,心阳暴脱属病情加重的递增关系,心气虚为开端,病情较轻,以心脏功能改变为主,伴随气虚症状。进一步加重为心阳虚,表现为阳气推动温煦激发的能力下降,脏腑失调情况较复杂,心阳不足累及到脾肾阳气,如医学家张景岳说的“五脏之伤,穷必及肾”。多伴有脾虚痰湿,肾虚水饮停留的问题。心阳虚调治不当或病因刺激,可发生心阳暴脱,多为急症表现,需正规的治疗和诊断才可保障生命安全。

建议:心气虚的病人,因《内经》说“劳则气耗”,这个劳包含着劳累过度,思虑过度,情绪不畅的过度,所以心脏问题注意情绪平和,戒气戒躁,不吸烟,规律饮食,作息时间稳定,适当运动,心气虚,心阳虚和心阳暴脱的治疗需经专业医生给予指导,不可自行盲目用药。如伴有其他基础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可诱发心脏疾病的发生,应积极的控制原发基础性疾病,保持血压和血糖的稳定。

最后,希望朱大夫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备注:文中参考了中医理论著作,以及个人经验和观点,图片来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