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彩印通八戒印刷(《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前妻”卵二姐是什么来历)

彩印通八戒印刷(《西游记》里的猪八戒“前妻”卵二姐是什么来历)

发布于:2024-05-12 18:28:08 来源:互联网

卵二姐是孙悟空的妹妹,月中嫦娥的化身。此话怎讲?《西游记》是这么写的吗?

卯二姐还是卵二姐,是版本讹误还是原著如此

目前,同行本《西游记》中,猪八戒的前妻名叫“卵二姐”。但是,现存最早的版本,即万历二十年(1592年)刊刻的世德堂本中,刻的却是“卯二姐”。此后,明天启崇祯,以及清康熙、乾隆年间所刊诸本,都作“卯二姐”。

其中,康熙年间的“真诠本”还专门解读了“卯二姐”:猪属亥,亥中有甲木。木能生火,故曰“悟能”。亥字从乙,孕也;从二人,男女也。……甲为阳木,卯为阴木,宜与卯二姐配合。“不上一年死了”,乃阳生阴死之义。“一洞家当,尽归我受用”,盖亥中乙孕,得禄于卯也。

这段话说得十分地莫名其妙,简直接近胡说八道了。因而,乾隆年间所刊“原旨本”把这段话删去,另行评注道:“卯二姐,乙木也,甲为阳木,乙为阴木,卯为甲妻,理也。”乾隆年间的评注也是脱离文本,与康熙刻本一样,疑似出自街头算命先生之手笔。《西游记》以及《水浒传》、《红楼梦》中都有以五行生肖的寓意故事的手法,但却不是这般解读的。这样的解读,既没有悟到书中的寓意,更对读者没有任何阅读帮助。

其实,“卯二姐”之“卯”,对应的是嫦娥月宫之兔,也就是后来在天竺国作妖的玉兔精。同时,“卯”象征了月亮,是书中的“太阴”。按照世德堂本以邵雍《清夜吟》划分百回为二十卷的寓意,“卯”影射的是明朝。

如此说来,“卵二姐”是“卯二姐”的版本讹误了?也不尽然,世德堂本虽然是现今看到的最早的足本,却未必是祖本,或许,祖本之中就是“卵二姐”。这种情况在四大名著中也不鲜见,尤其是《红楼梦》。比如,庚辰本中,林黛玉是“林代玉”,程甲本、程乙本中,刘姥姥是“刘老老”。

这种版本“讹误”,其实是古人(作者)以两种不同的写法各取寓意,要把两种版本合起来才能知会作者深意。庚辰本中的“林代玉”隐藏的是桂林靖江王取代大明正统,与“刘老老”是一对相互会意的隐喻。林黛玉,则说的是“不在梅边在柳边”,隐喻的是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贾宝玉说的“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此石即煤)。

高鹗把刘姥姥写成“刘老老”,也不是无中生有故意篡改,而是依据原著原意,为后世读者打开了一扇窥视原著之窗。至于“刘老老”是何寓意,那要到我解读《红楼梦》的文章中去找答案了。

古代文人为避免“文字狱”隐藏书中真相,往往以拆字法进行暗喻。卯二姐、卵二姐,其实是一个意思,“卯”中加两点就是“卵”,两点就是个“二”字。这两个字都应当是作者的原笔原意,但“卯二姐”比“卵二姐”在文本上更说得通。古既然加了两点,那就应当是“卵姐”了,何来“二”字呢?

但是,“卵二姐”确实就是“卵二姐”,因为,她有个同样是“卵生”的哥哥孙悟空。说到孙悟空,卵二姐恐怕就不是版本讹误了,应当就是作者的原笔原意,两个版本的猪八戒前妻需要合起来读,才能明白为何是卯二姐、卵二姐。

福陵山在哪里,为什么会有一个卵二姐

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行山下,佛祖“安天”成功,打通了佛法东渐的“通天大道”,便着手实施“西天取经”大业。于是,派观世音菩萨前往长安寻找取经人。在决定佛法东渐之前,佛祖特意举行了一回“盂兰盆大会”。

盂兰盆大会恐怕就与“卵二姐”有关。这个典故出自“目连救母”,说的是目连犍的母亲因为生前不敬佛事,贪嘴大吃大喝,伤害了不少生灵。死后,目连的母亲被罚到地狱做饿鬼。目连得知母亲在地狱中受苦,便以法力到地狱中给母亲送饭。然而,饭到嘴边都化作木炭灰烬。

目连大哭,求救于佛祖。佛祖告诉他,在七月十五这天以盂兰盆盛百味果蔬,奉养十方僧众,借助僧众的力量救母亲脱离地狱之厄。目连照办,其母得救。

《西游记》引用这段典故,寓意为佛教是无父无母之教。这层寓意,在“还受生唐王证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中便写明了。这段书其实挪移的是大唐武德七年(624)的一段真历史,主张除佛的傅奕与萧瑀辩论时就骂道:“萧瑀非出于空桑,乃遵无父之教”。

《西游记》的立意,并非反对佛教,而是不主张佛法的强行东渐,也不主张佛法的极度扩张,而是力主立足于本土宗教,“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因而,书中多处写到了“老子化胡为佛”,佛必须通过自身的觉悟,主动融入才能立足东土。同时,对于外来宗教也当批判性地接纳,不能尊“无父之教”。所以,孙猴子就是无父无母的“卵生”。

孕育孙悟空的花果山,其实就是灵山。花果山有一副对联,写的是“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福地,就是“佛地”。佛祖在花果山借助道家“灵根”,修持佛门“心性”。谁知,佛祖修出了“心魔”,心魔化作“心猿”。心魔即出,则“定生不良”而“惹祸行凶”,故而,佛祖收押心猿,实际上是自己在“炼魔”。

道家开辟鸿蒙,清气为天,浊气为地,必定是阴阳二气。佛祖在道家源流之地花果山修持心性,因“道”而生,石卵必定也是一阴一阳。天竺收玉兔时,孙悟空就把嫦娥叫做“老太阴”。故而,书中就暗藏了一个“卵姐”。孙悟空先出世,是大哥,“卵姐”就是二姐了。

其实,这个“卵二姐”也是诞生在佛地,福陵山岂不就是“佛灵山”?

猪八戒做了“倒门猃”,天蓬元帅配了嫦娥仙子?

却说观世音奉了佛旨,一路西行来到了福陵山,遇到了一头野彘。这头野彘得知观音菩萨到了,便跪地投降,做了自我介绍:

只因带酒戏弄嫦娥,玉帝把我打了二千锤,贬下尘凡。一灵真性,竟来夺舍投胎,不期错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是我咬杀母猪,可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不期撞着菩萨,万望拔救拔救。

猪八戒的这番话,正打脸了佛祖。佛祖因自我觉悟而举办盂兰盆大会,而猪八戒却咬死母猪,岂不是与佛祖作对?观音听了天蓬元帅的话,也不敢搭理,问道:“此山叫做什么山?”天蓬答道:“叫做福陵山。山中有一洞,叫做云栈洞。洞里原有个卵二姐,他见我有些武艺,招我做了家长,又唤做倒猃门”。

福陵山是哪座山,上面已经解读了,就是“佛灵山”。而且,福陵山还是“弗菻山”,书中隐藏着佛法东渐的同时,还有另外一支西教悄然而来。

在解读“卵二姐”、“卯二姐”时,提到了版本问题,猪八戒所说的“倒门猃”,也是一处版本混乱之处。康熙版本中,删掉了这句话,乾隆本则改做“倒碴门”,意思就是“倒插门”。其实,这一处中还有一个版本叫做“倒门猃”,意思与“倒碴门”完全不同。

猪八戒说,卵二姐招他做了家长,既然是家长,为何是“倒碴门”呢?倒插门的女婿是没有家长地位的,生下的儿子要从岳丈之姓。“倒门猃”就有意思了,“猃”是长嘴狗,猪八戒只是做了“看门狗”。原来,卵二姐招猪八戒的原因,并非匹配夫妻,而是让他暂时看管云栈洞。

猪八戒做了佛门的看门狗,孙悟空原本就镇守在灵山,沙和尚修炼“恒河沙”,三个师兄弟原本就是佛门弟子了。而猴子是佛祖的心猿,沙僧是佛祖之一世化身,唯独猪八戒是被诞生在灵山的卵二姐所“勾引”,看守“佛灵山”,所以,“倒门猃”当是原笔原意。

“卯”是月宫之兔,象征了月亮,猪八戒又有月宫戏嫦娥的前科。如此,无论卵二姐还是卯二姐,其实说的都是嫦娥仙子。

这又是什么意思呢?莫非猪八戒调戏嫦娥得手了?从书中的细节看,天蓬元帅确实得手了。

卵二姐就是青女素娥,也就是嫦娥

《西游记》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阴归正会灵元”写的是天竺收玉兔故事,嫦娥仙子得知玉兔下凡,被孙悟空追打,便下界来收了玉兔精。玉兔精一见孙悟空,便“赤精”了身子与之打斗,这就是玉兔亮明了真身,她就是“卵二姐”,与孙悟空都是灵山仙胞所孕育。孙猴子是老大,玉兔精是老二。

卯即为兔,毫无疑问,猪八戒的前妻在福陵山云栈洞招猪八戒上门,做了一年的父亲,便留下看门狗,自己回到月宫去了。但是,此处只有一只玉兔,为何是“卯二姐”、“卵二姐”呢?这个疑问,嫦娥做了回答:

那国王之公主,也不是凡人,原是蟾宫中之素娥。十八年前,他曾把玉兔儿打了一掌,却就思凡下界。一灵之光,遂投胎于国王正宫皇后之腹,当时得以降生。

原来,卯二姐是两个,一个是玉兔精,另一个就是天竺国真正的公主。天竺国,就是《后汉书·西域传》中讲的“身毒国”,是佛门圣地。当年,汉平帝(刘庄)梦见金人因而派遣天使西天拜佛求经,把佛法带到了东土。因为白马驮经有功,汉平帝建白马寺以彰其功并在此翻译佛经。这是《西游记》中暗藏的历史上第一次西天取经,其中的白龙马就出自白马寺。刘庄在做皇帝前,曾被封为东海王,皇帝是真龙,在《西游记》中就是给孙悟空提供金箍棒的东海龙王。

天竺国公主来自月宫,或者说是佛祖在灵山孕育的另一个仙胞,派到了月宫之中,与猪八戒的前妻是一对,或者说是分身。唐代韩愈有诗云:“青女素娥俱耐冷,雪中霜里斗婵娟”。素娥,其实就是嫦娥,《西游记》中把“青女”、“素娥”写成了嫦娥的两个分身,其实都指的是嫦娥。

孙悟空出世时,书中写道:“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日月精华,就是一阴一阳,就是一个“明”字。所以,花果山上有两颗石卵,都是在佛界灵山孕育的仙胞。也就是说,卵二姐真正的来历,就是佛祖为实现佛法东渐而暗中修持的另一颗“心性”。故而,天竺收玉兔这回书的回目所隐藏的深意就是“会灵元”。

所谓“会灵元”,说的是灵山之元在此相会,这个“元”指的就是花果山受日月精华的仙胞。这就有意思了,如来佛祖为佛法东渐不惜九世转身,早就在天庭安插了“倒门猃”。莫非,卵二姐就是佛祖在天庭的卧底?

孙悟空大闹天宫,是佛祖之心魔在明里闹,与此同时,佛祖另外一个化身卷帘大将与“倒门猃”却在暗里闹。沙僧在蟠桃会上打碎玻璃盏,“倒门猃”则乘机前往月宫调戏“卵二姐”。

这一切,都是佛祖一手导演的取经大戏,故而,下派卵二姐来到“佛灵山”,招猪八戒做“倒门猃”,以完成佛法东渐。观世音即将到来,卯二姐便回到了月宫,她根本就没有死。

《西游记》的故事寓意极其深刻,本回答只能从一个层面,最“卵二姐”这个神秘人物做浅层次的解读——就此打住。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