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古代七十二春图姿势(古人为了方便,就发明了一个“春”凳,到底有何“特殊”作用)

古代七十二春图姿势(古人为了方便,就发明了一个“春”凳,到底有何“特殊”作用)

发布于:2023-12-24 13:04:00 来源:互联网

“春凳”是俗称,确切来说应该叫“萅凳”、“芚凳”,你也不必浮想联翩,它并不是有些人想象中那样,它并不低俗。

萅与春,后世将两字通假而用了。实际上,应该叫“萅凳”才对。

萅,其实就是指原料。萅凳是用树木新枝制作的,是软凳。

萅,在古汉语里即“芚”。《集韵·平声·魂韵》里说:芚,木始生貌。所以有那句话“春木之芚兮”。

它指的就是,将树木新抽的嫩枝。古代,一到春季,树木抽生新枝了,即将其取下编成软凳。这种软凳并不结实,不耐用,因此每年开春都需要做新的。

仅此而已。

其实这种软凳在过去很多见,有的地取是用藤的,有的地区用竹的,比普通嫩枝做的更耐用。

萅凳并不是特指某一种凳子,它属于统称。凡是用软枝所做,皆可称“萅凳”。比如马扎。

之后,萅与春通假。概称“春”。

再后来,民间就将所有的小型软凳统称为“春凳”。所以你读民国时期的文学作品,里边也常提到春凳,但实际上说的是马扎,但马扎正是春凳的一种。

春凳并无甚特殊之处。有人浮想联翩,那是人的问题,他想歪了。这种人,你给他根笤帚,笤帚上边写个“女”字,他都不由自主分泌苯乙胺。春凳无特定的用法,像《食神》里那样拿来打架也由得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