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洛阳城事信息港(为什么历史上两晋南北朝觉得没什么存在

洛阳城事信息港(为什么历史上两晋南北朝觉得没什么存在

发布于:2023-12-11 12:10:01 来源:互联网

我觉得很有存在感,长话短说,谈要点。

1、玄学。玄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中国思想史研究的重难点。汉末以来,社会分崩,天下凋敝,众多名士深陷政治漩涡惨遭杀害,安身立命成为士族知识分子的首选。在此背景下,到魏正始年间,产生了以王弼、何晏为首的玄学思想,提出世间万物都是“空无”为本源。玄学研究自然万物和人类社会,倡导“圣人虽大,天地虽广,以虚为心,以无为心”。魏末的荀粲和嵇康也是玄学代表,嵇康在自己的作品中常言“以六经为芜秽,以仁义为臭腐”,反儒言辞十分激烈。西晋的郭象甚至这样说:“所谓仁义,是以牺牲性命为代价的,此于生命不如不仁。身且不仁,其如人何!”

2、统一。北魏由弱到强,经过三代君王五十多年的努力,终于统一了黄河流域为中心的北方大部分地区,稳定了南北对峙的政治形态。北魏最盛时,疆土辽阔,北至漠北,西接西域,东连高丽,南抵淮泗,幅员远胜南朝。北魏统一北方,结束了自汉末以来二百多年来的混乱局面,遏制了割据势力肆意发展的危险态势,使中国历史的发展重新回到统一的轨道上,为中国古代社会向着隋唐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3、均田制。关于均田制的研究汗牛充栋,大家作品不胜枚举。均田制是中国历史上一部完整的土地制度,取得巨大成功,历史影响深远。此后的北国四朝,东魏、西魏、北周、北齐及隋杨、李唐均以沿用。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唐朝政府颁布两税法,标志均田制退出历史舞台,前后持续了三百年。均田制的研究,自民国时期,已有百年历史。研究议题众多,包括渊源、背景、目的、作用、性质等。一言蔽之,均田制改变了北魏中前期邬堡林立,和国家争夺劳动力的局面,将广大农民集中起来开荒耕作,并使男女均有所得,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在经济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到唐代时,除丧偶、尼姑等特殊妇女授田,其他女士再次沦为男士的依附民。

4、三长制。三长制是北魏重臣李冲提出并实施,即以五家立一邻长,五邻立一里长,五里立一党长,长取乡人强谨者。和隋初执行的“大索貌阅”的目的是一样的。李冲在地方建立基层组织,全面推行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制度,从而获取了约三百万隐匿人口,登记人口达五百万户。人口数量增加,扩大了北魏政府的赋税来源,这是三长制的贡献之一。三长制推出前,由于宗族占据了大量人口,荫附者比比皆是,且来自不同的地方,造成籍贯混乱、错误、弄虚作假。

5、石窟艺术。北魏龙门、敦煌、云冈是世界文化遗产,是每个国民应该珍惜和爱护的隗宝。自上世纪20年代提出“敦煌学”一词,至今已经一百年,形成了敦煌学研究,是中国历史的辉煌篇章。

6、三大名著。《水经注》、《洛阳伽蓝记》、《齐民要术》。《水经注》全书约三十万字,是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学巨著,研究学者比比皆是。《注》以水为纲,记载了沿革地理、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多个方面。每载一条水道都会追溯它的源流、变迁,并对流域郡县的沿革进行考证。所辖地理范围十分广远,东至朝鲜大同江,南抵越南、柬埔寨,西至咸海,北逾流沙。《洛阳伽蓝记》是一部佛教典籍,作者杨炫之,北魏后期至北齐初年人。《伽蓝记》涉及内容广泛,包括史学、文学、地理学,价值很高。全书以洛阳佛寺的兴废为经,洛阳城事布局为纬,对洛阳城后期的文化、经济、建筑、掌故、社会生活等有生动的描述。作品还记载了佛教高僧宋云和惠生远赴西域取经的见闻,文中提到的古国和地名,是中西交通史的重要材料,也是研究中亚和印度史参鉴籍之一。《齐民要术》,全书十二万字,计十卷十二篇。作者贾思勰,北魏末年人。《齐民要术》是中国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农学专著,内容涵盖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农副产品加工多个方面,和人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7、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国史上占据重要地位,取得了空前的成功,作品之多,之精良,令人叹为观止。如魏晋时期的“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又如南朝文学代表有谢灵运、谢晦、谢朓、鲍照、沈约、王融、江淹、萧子良、萧统、萧衍、庾信等。就连南梁名将曹景宗也有“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这样的佳句。

8、成语。产生的成语典故众多,稍有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比如晋武帝“羊车望幸”,祖逖和刘琨“闻鸡起舞”,有天日之表的“看杀卫玠”、高长恭“侧帽风流”、刘宋宗室刘义庆“我见犹怜”,左思《三都赋》“洛阳纸贵”,苻坚南下“草木皆兵”、“风声鹤唳”、“投鞭断流”、贾充之女贾午野合之交的“窃玉偷香”,谢安“东山再起”,桓温“人何以堪”,曹操“望梅止渴”,梁元帝夫人徐昭佩“徐娘半老”。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