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访《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总导演徐欢

访《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总导演徐欢

发布于:2020-06-19 09:48: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访《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总导演徐欢”,希望大家喜欢。

送给时间的礼物

——访《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总导演徐欢

本报记者 苗 春

唐代坠马髻襦裙女立俑出品方供图

日前,《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纪录频道播出,和前两季一样,又获得了高热度和好口碑。这部纪录片是如何创作的?为什么受欢迎?传递出哪些行业趋势?本报记者采访了总导演徐欢。

展示重大文明物证

记者:《如果国宝会说话》第三季聚焦的是魏晋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文物。您认为这段历史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徐欢:我们今天常用“魏晋风度”“大唐气象”等词形容这段历史。实际上,这一时期更有很多务实的、对后世影响重大的文明物证,囊括制造业、工程学、法治建设、对外贸易等门类,为后世奠定了文明的基本框架,中华文明从这个时代走上了包容互鉴的道路。

记者:这一季的25件国宝是如何甄选的?标准是什么?

徐欢:我们将《如果国宝会说话》定位为“中华文明的视频索引”,从广度上包含社会生活的各个角度,而视频则是挖掘深度的良好载体,每集5分钟虽短,但涉及的知识点很深入。具体来说,本季关于贸易有鎏金银壶,关于天文历法有唐彩绘十二生肖,关于法治建设有阿斯塔纳佣与文书,关于基础设施建设有黄河铁牛,关于人文精神有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这些文物虽然各自代表了那个时代某个领域的最高水平,但是又不仅限于某个领域,文明的交流互鉴会在某些实用器物上也留下审美的空间,而某些精美的器物也具有卓越的实用功能,总之要“形神兼备”。

记者:片中有许多观众熟悉的国宝,比如《洛神赋图》、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黄河铁牛等。呈现观众熟悉的文物,难点在哪里?

徐欢:越是重要的事物,我们往往越是意识不到它的存在,因为它已经深入我们的骨髓。文物也是这样。文明不能没有物证,这些物证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每件国宝背后包含的信息近乎海量,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永远都有新鲜点。从这个角度来说,“熟悉的陌生化”并不难,就看你愿不愿意去思考。

让国宝发声

记者:国宝题材纪录片格局宏大,有历史厚重感,但同时还要让普通观众能够接受和喜爱,表达要年轻化,您是怎样做到两方面兼顾的?

徐欢:我并不十分认同“年轻化”这个词,仿佛要把文物纪录片和年轻群体对立起来。我们只是用当代人能听懂的大白话,描述了一遍文物,这是创作的趋势。

记者:各个分集由多位导演负责,各有特色,但内容与呈现却风格统一,具体是怎么把握的?

徐欢:学术顾问从前期就介入,选题、开题,之后由导演负责执行。导演需要与国宝磨合,尽可能了解一件国宝背后所有的学术资料。成片之后要经过文博专家评议,最终还要由国家文物局专家把关。万变不离其宗,要让国宝发声,而不是通过国宝发你的声。

记者:为什么要用8K拍摄这一季?

徐欢:《如果国宝会说话》从2015年拍摄第一季就是4K标准,但现在8K已经成为趋势。别看8K贵,但从长远来看,避免了重复投入,反而为社会节约了资源。最重要的是,国宝级文物就应该用最好的画质来匹配。本季我们使用了国产8K摄影机,效果很好。

创新为先

记者:您认为《如果国宝会说话》这三季一直很受欢迎的原因是什么?

徐欢:我们要做的是一部送给时间的礼物。我们没有把自己代入文物,不用全知视角去讲历史,把身段放低,平视,这是我们团队的共识。

记者:内容相对冷门的文博类作品如今很热,《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等也都取得了成功,您怎么看?

徐欢:纪录片是一种文化产品,是产品就有产品周期。以过去的经验来看,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迈入繁荣时期,其文化必然先热。观众喜欢纪录片,说明他们有这个需求,这是一件好事,但创作者大可不必追寻热度,踏踏实实在自己的领域做好自己的事,时间会给出答案。

记者:此前您创作的《故宫100》同样短小精悍。“微纪录,动表达”是不是纪录片创作的趋势?

徐欢:人们确实越来越喜欢短视频,但纪录片会不会越来越短,我觉得未必,越短的视频越难做,因为每一帧画面都需要仔细斟酌,结构也必须出彩。短视频只代表视频多元化,但替代不了长视频。创新是不应该被局限在时长的,是创新为先,而不是时长为先。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年06月19日 第 07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