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上海民族乐团欧洲巡演最美音符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上海民族乐团欧洲巡演最美音符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发布于:2018-05-28 07:1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上海民族乐团欧洲巡演最美音符展现中华文化魅力”,希望大家喜欢。

上海民族乐团探索民乐发展之路

最美音符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本报记者 曹玲娟

多媒体天幕上宇宙浩瀚,3位笛手衣袂飘飘,奏响人类最早的乐器——8000年前的骨笛,笛声悠扬……

2月6日至23日,上海民族乐团展开欧洲巡演,在伦敦、巴黎、布鲁塞尔、柏林等8座城市上演音乐会版《海上生民乐》。8000年的骨笛与3000年的古琴,向世界奏响中华文化的最美音符。

“中国民乐是几千年流淌在中国人血脉中的音乐语言,蕴含着我们祖先的生活智慧甚至哲学思考。”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罗小慈感慨,民乐正在迎来最好的时代。

诞生于1952年的上海民族乐团,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大型民族乐团之一。《海上生民乐》充满创意和朝气:在画卷般铺陈开来的舞台上,二胡与大提琴对话《梁祝》,京胡与鼓奏响《别姬》,优雅、开放而融合。

“中国民乐几千年来一直是在不断吸收包容中发展的,一大半乐器都是外来的。二胡从波斯传来,唢呐从西域传来。从骨子里就特别包容的民乐发展到当代社会,更要认清这一点,坚持这一点。”唢呐演奏家、乐团策划创作部主管胡晨韵说。

自推出《海上生民乐》以来,上海民族乐团坚持围绕“民族音乐、当代气质、国际表达”的创作理念,连续推出《上海计划·冬日彩虹》《栀子花开了》以及诗书画系列音乐会《空山》《月影》等创新佳作,受到年轻观众的喜爱。

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上海民族乐团带来的《栀子花开了》每每谢幕,学生们总迟迟不愿离去,排着队等“二胡姐姐”和“笛子哥哥”签名。“年轻人并不是不喜欢民乐,只是需要一个机会让我们去接近它。”研究生江菲菲感慨。

2017年11月,由德国作曲家克里斯蒂安·佑斯特创作的民族音乐会《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在上海首演,别致的创新融合,让观众感受到民乐的全新魅力。

克里斯蒂安与民乐的交集,缘自一年前《海上生民乐》作为第十八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开幕演出亮相。克里斯蒂安看了整场演出,随后,凡有民乐演奏必去,每听一场,心中就多一分创作冲动,“中国民乐竟有这样系统完整的乐队,呈现的乐曲色彩竟能如此丰富。”

于是,有了上海民族乐团历史上第一次由外国作曲家创作的整台音乐会。从《海上生民乐》到《上海奥德赛·外滩故事》,上海民族乐团正努力用深入每个中国人基因中的音乐“母语”、糅合西方的音乐技术,讲述中国故事,向世界展开东方文化的国际表达。

此次欧洲巡演前,《海上生民乐》已于2017年6月在希腊比雷埃夫斯市成功上演。“这些年来,我们内心深处对自己的文化更自信、更自豪,民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胡晨韵说,“我们一直在国外演出,深切感受到,中国的声音特别‘来电’!”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28日 01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