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带给观众“浸入式”体验——2017柏林戏剧节在中国

带给观众“浸入式”体验——2017柏林戏剧节在中国

发布于:2017-07-27 07:26: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带给观众“浸入式”体验——2017柏林戏剧节在中国”,希望大家喜欢。

带给观众“浸入式”体验

——2017柏林戏剧节在中国

周飞亚 何桂锦

在极具金属质感和迷幻感的电子乐和鼓点中,巨大的黄色扩音喇叭和一方鲜红的台阶,在舞台上兀自相对,空空旋转,一圈接一圈。台阶上魔术般出现了七位身着糖果色橡皮质地西装和晚礼服的男女。浓眉浮粉的妆容,夸张的肢体动作,支离破碎的词语如同发生故障的播音……

这就是今年“柏林戏剧节在中国”的首演剧目——《他她它》的亮相。

“柏林戏剧节”是世界三大戏剧节之一,创办于1964年,已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作为德语区规模最大的戏剧盛事,每年5月,都会见证十部年度“最值得关注”德语戏剧的诞生。

“最值得关注”这一极具包容性的标准,为德语戏剧的思辨性、创新性、当代性留下了充分的生长空间——选出的作品并不意味着就是“最好”,但一定是特征最鲜明、在探索上走得最远的,展现了戏剧的多样性和表达的多种可能。

为了将德语戏剧的前沿探索和发展趋势呈现给中国观众,促进中德戏剧的互相借鉴和交流,2016年,“柏林戏剧节在中国”项目开始启动。由中德专家组成评审委员会,从上一年度的“最值得关注”戏剧中挑出一部分,登陆中国。考量的因素包括戏剧选题、美学、剧场和社会的关系、文本与形式的关系、中国观众的文化背景与兴趣等各个方面。

首届入选的三部作品《共同基础》《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等待戈多》就一炮打响,并成为中国国家大剧院2016国际戏剧季的重头戏。德语戏剧形式的先锋性,冷峻严谨的哲学意味,“戏剧构作”以及非营利性的剧院演出等创作制度,一度成为中国戏剧界的热议话题。

今年到来的两部戏剧,同样继承了先锋气质,于夏季降临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他她它》和《国家剧院的绊脚石》完全是反方向的探索,呈现出两种“极端”。前者将导演的个人风格发挥到了极致,没有情节,没有结构,甚至可以说没有台词,充满了主观性和象征意味;后者则对客观现实的遵循到了极致,作为文献剧,剧中所有人物、情节、台词均严格按照真实档案进行。两种极端的对比,使今年的戏剧节充满了张力。

“别管字幕,德国人也听不懂台词!”《他她它》开场前的导赏,对观众提出如此“忠告”。

戏剧所描述的,是“存在和语言的关系”。该剧改编自奥地利作家康拉德·拜耳的作品,将它搬上舞台的,则是素有“鬼才”之称的德国著名导演赫伯特·弗里奇。弗里奇和康拉德深深意识到了词语自身的限制和它所制造的表象。无意义的台词正是整部剧的意义出发点:在缺失、延宕、有限中表达“存在”。

整出剧对“存在”和“语言”之间阻滞状态的描述,体现在演员和道具之间。演员没有名字,没有故事,只是“存在”的种种幻影。他们尖叫、高歌、偷笑、碎碎念、自我解嘲。破碎的语言从他们口中说出,自成他们各自的独立世界。当他们一次次遭遇表达困顿时,比如,奔错方位而被喇叭撞倒,杂音的干扰,甚至无比尴尬地吞咽话筒头,令人心疼又忍俊不禁。

音乐亦是一种表达实验。舞台上的电子乐器伴奏,在演出过程中,甚至会刻意用一些演奏的错误,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最终的音乐效果,和康拉德偏离惯常语言形式的文本一样,让人感到疯狂。荒唐疯狂的演出冒险之中,有着笨拙又坚韧的精神内核,一种不放弃的好奇心和勇气。剧评人安妮说,“它用最娱乐的方法促使我们去做最严肃的思考。”由于演出场次有限,这出剧目一票难求。

《国家剧院的绊脚石》取材自德国巴登州卡尔斯鲁厄国家剧院的员工档案,重现了反犹太人和解雇左翼自由主义戏剧家的黑暗历史。“绊脚石”是10厘米见方的黄铜“砖块”,用以纪念纳粹大屠杀的遇害者,上面刻着被害者的姓名、职业、生卒日期等信息,通常镶嵌在他们生前最后一处住所门前的路上。这个项目,于1996年由德国艺术家贡特·德姆尼西倡议并发起募捐,至2015年1月27日国际大屠杀纪念日到来时,德国全境铺设的绊脚石已逾5万块。

戏剧带给观众强烈的“浸入式”体验——舞台上,4名演员和几十名观众一起,围绕大桌子坐了一圈,亲密无间。桌子上摆着为创造此剧所搜集的所有资料——信件、剪报、文件、照片……以及几块绊脚石。部分资料还翻译成了中文,可以随意翻看。演出中,不时有演员跑到观众席的后方,整个剧场都是演出空间,也都是观看空间。

不过,更打动中国观众的还是该剧的内核。“德国戏剧人的责任感,使得表演、形式、风格……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演出结束后,表演艺术家蓝天野发出这样的感叹。而作家、编剧万方甚至认为这部剧“力量胜过《辛德勒的名单》”。

据德国戏剧协会统计,德国共有143家国立、市立剧院以及218家私人剧院,各地大大小小的戏剧节有70多个。这个国家对戏剧这种艺术形式的青睐可见一斑。

“德语戏剧近年来华频繁,已在中国观众中积淀下坚实基础,大家对德语戏剧的奇绝形式、深隽主题早已称赞有加。”剧评人奚牧凉认为,但正因剧团众多,水平难免有高下,“柏林戏剧节在中国”不啻为中国剧迷们亮起了指路明灯,使人们“对德语戏剧开始形成系统性的认识”。

除了演出,本届“柏林戏剧节在中国”主办方“吴氏策划”还安排了导赏、演后谈、工作坊等活动,增进两国戏剧家合作交流,也让中国戏剧迷有机会与德国戏剧人深度对话。相信在不断互动中,我们对戏剧的认识会不断发生增减、变形、异化和同化,而戏剧的魅力也会随着每一次变化愈加动人。

《 人民日报 》( 2017年07月27日 24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