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新玩法!《夏至未至》创意诠释完美植入

新玩法!《夏至未至》创意诠释完美植入

发布于:2017-07-10 14:58:00 来源:综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新玩法!《夏至未至》创意诠释完美植入”,希望大家喜欢。

2017年依然是IP营销大热的年份,各大品牌与电影、网剧、综艺节目等展开了多种多样的合作模式。品牌与IP的合作如何立体化地展现品牌内涵,精彩又不失深度,这是一门功夫活。

郭敬明所著经典小说《夏至未至》日前被正式搬上荧幕,由陈学冬、郑爽等领衔主演,在湖南卫视金鹰剧场热播。从2005年到2017年,《夏至未至》这本小说积累了大量的读者,可谓是陪伴了8090后度过一段美好的青春时光。想象中的傅小司、立夏、陆之昂、程七七,终于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形象,让人激动不已。

仅从首播收视率来看,《夏至未至》开播第一天就创造了极佳的成绩。首播收视率四网齐破1,四网登顶同时段省级卫视第一,这对电视剧来说是一张非常不错的成绩单。

无流量不IP,《夏至未至》6月11日开播至2017年7月5日,全网播放总流量高达80亿。如此好的成绩足以奠定《夏至未至》现象级IP的地位。平均每集2亿的播放量也给合作品牌客户带来了可观的曝光率与关注度,其中包括安利纽崔莱等大品牌商。

无话题不IP,《夏至未至》的第18集和19集里,安利纽崔莱请来了“体育老师”黄晋琨给学生们开小灶上地理课和历史课,课堂中创意地将安利纽崔莱的品牌信息植入到上课内容中。在高曝光率的支撑下,观众自发产生微博话题#你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吗#,热议纽崔莱小课堂上教地理和历史的体育老师黄晋琨,回忆当年为自己背过黑锅的那些体育老师。话题阅读量短时间内达204.1万,讨论量达5.6万,极具共鸣的话题效应为纽崔莱赚足人气!

当品牌遇上大热IP,品牌方为实现跨界营销,需要努力寻求好的合作契机,还需要在合作形式上推陈出新,从而提升品牌力。跨界营销本质是要建立“联系力”。在目标受众一致的基础上,品牌方借用影视IP的拥趸、明星的粉丝与之建立新的连接,并实现流量转化。品牌方要经营的是他们和影视粉丝之间的“联系力”(Connectivity)。多数跨界营销的失败,跟产品、服务、管理没有太大关系;而是因为没有跟影视粉丝建立稳固的联系。

安利纽崔莱与《夏至未至》电视剧的营销结合,主打契合点是回忆杀青春小课堂。丢纸条和模拟考都是我们这批8090后青春里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安利纽崔莱以此引起受众的情感共鸣,并把“品牌记忆点”植入到课堂内容中,加深受众对品牌信息的记忆,也让其了解到安利纽崔莱在保健品品牌中的产品优势。

昔日课堂上你可曾也像罗旭一样给心仪的女生丢过纸条,问她“我有机会成为你的男朋友吗”?当你心跳加速地打开她回复你的纸条告诉你“有机”时,强烈的欣喜是否也同样席卷了你的内心?画面一转,纸条被老师一把夺了过去,在紧张慌乱的情绪下,老师念出的纸条内容写的竟是“有机种植 自有农场“,强烈的落差感和突如其来的广告,你有没有被这波操作秀了一脸?笔者对这个广告植入记忆尤甚。

除了求爱小纸条之外,历史课上的数学问题也被巧妙地植入相关品牌信息。

面对老师的质问,段桥同学自信地回答说:我研究过去年的考题,答案明明就是“八十二年”。然而他再三确定的答案还是被老师给否认了,因为“安利纽崔莱成立于1934年,去年的答案是八十二年,今年应该是八十三年”。原本以为是一场尖子生与老师之间的激烈PK,结果又是一波神植入,让笔者不禁想起当年那个也跟老师据理力争过的自己。

与传统的电视剧植入方式相比,安利纽崔莱与高流量高人气的热门IP《夏至未至》捆绑式营销的娱乐化软植入更为创新。搭上“热度快车”,独立 “小课堂”场景化的植入形式,提升了品牌的商业价值以及口碑价值。这次的场景化植入营销,成为了安利纽崔莱的广告营销历史上又一亮点。

当然除此之处还会有更多的跨界营销玩法,如今联姻影视做跨界营销已成主流,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效仿并跃跃欲试。在此笔者忍不住提醒一句:品牌与影视的跨界营销不是万能的,模仿和盲目跟风都是下策,根据自身的品牌调性和目标受众判断是否适合跨界营销以及思考如何将跨界营销玩的创新出彩,才是首先要做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