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记中央电视台《天工开物:古法制造传习之旅》节目

记中央电视台《天工开物:古法制造传习之旅》节目

发布于:2017-06-12 07:09: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记中央电视台《天工开物:古法制造传习之旅》节目”,希望大家喜欢。

放你的匠心 在我的手心

——记中央电视台《天工开物:古法制造传习之旅》节目

□本报记者 苗 春

选手们在跟师傅学习拉坯

这是一档用古法还原古代物品的节目,一档用双手重现匠心工艺的节目,一档用心灵感悟先人智慧的节目,一档用行动完成古今穿越的节目。

中央电视台日前播出大型文化纪实类真人秀《天工开物:古法制造传习之旅》“还原陶瓷古法制造”系列节目前3集。从全国挑选出的10位选手,来自不同的行业,有专业文物及艺术品修复师,有普通果农,有自由摄影师……他们都怀揣着向传统工艺致敬的初心,来到古老的“瓷都”景德镇,通过拜师学艺的传统方式,学习古法制瓷的高难技艺,完成一次中国传统文化的穿越寻根之旅。

在“真”不在“秀”

参加节目的10位年轻人,从头开始体验和学习古法制瓷的72道工序,经过制泥、拉坯、青花、上釉、粉彩5位师傅的测试,留下5人,组成团队,在总共12集节目中,他们将拜传统匠人为师,不借助科技手段,从零开始学习古人的技法,还原古代技术与工艺,最终挑战完成一件顶级瓷器——斗彩鸡缸杯。

这将是一场与古代先贤的智慧和技艺的隔空对话,也是一次让现代人亲自用双手感悟真实完整的匠人匠心的过程。

但这档节目的定位是文化纪实类真人秀,在导演杨兴华看来,真人秀只是一个载体,节目是用类似纪录片的手法,完整拍摄素人从零开始到最后合力完成一件瓷器的过程,可以算是一档“养成类真人秀”。但是,“这档节目是以真人秀为载体,实际上以纪实风格为主,剪辑采用纪录片手法。我们的节目在于‘真’不在于‘秀’”。他表示,节目虽然采用了大家喜闻乐见的“真人秀”形式,但坚持不娱乐、不综艺的原则,正正经经地着眼于文化,踏踏实实地做好纪实,重在真情实感、真实还原。

抢明星、高投资、设计各种离奇的游戏或竞技环节,是许多真人秀节目的必杀技。而在这档节目中,学员们是真实地、踏踏实实地学,师傅们是真实地、踏踏实实地教,规则设置好之后,没有任何水分和表演。它摒弃明星,选取素人作为选手;在师傅的选择上,也放弃了名头显赫的大师,选择那些技艺精纯却声名不显的普通工匠。

选手王昱珩现在是这档节目中人气最高的选手,人称“水哥”。他毕业于清华美院,是一位平面设计师,也是一名“网红”,有几百万粉丝。他放弃了很多赚钱的机会,准备花费数月时间参与这档节目的录制。在节目录制过程中,他曾因低血糖险些昏厥,可他没有放弃。“我是带着一颗向传统致敬和学习的心而来的,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我必须用我最大的努力去做。”他说他从来没有考虑自己在这个节目中的人气会怎样,“我对这个节目是真爱。”

要“传”更要“承”

节目中的10名选手都不曾完整接触过制瓷全过程,出生在景德镇的年轻人龚秋逸虽然父亲是制瓷的,但小龚从小对陶瓷不感兴趣,后来到北京当了摄影师。杨兴华说,选中龚秋逸参与节目是因为他父亲替他报了名,他本人也没有特别强烈地反对。“父亲想传但是孩子不想承,其实制瓷行业的人从传到承的过程中发生的这种情况特别多。”

节目曾在媒体广发英雄帖,召唤想传承文化、致敬匠心的真心人。“匠心不应该是用嘴说出来的,而是应该用手能触碰到的。”杨兴华说。

目前节目只是完成了第一步,选出了5位选手,跟各自的师傅进行了专项学习。再集结是在7月份,5位选手开始实际的制作过程,将完成100个斗彩鸡缸杯的坯子。最后几集将在10月份拍摄,主要内容是烧窑。

杨兴华说,接下来要拍摄的几集没有剧本,只有根据可能发生情况做的预案,比如配釉、立坯这些步骤,可能选手不能独自完成,需要找师傅教。

选手们最终究竟能不能做出完美的鸡缸杯,杨兴华似乎并没有信心。他说,工艺上有很多难题,比如7月的景德镇是梅雨季节,而古法制瓷不能用电,晾干这步需要时间;更重要的是,5人团队必须密切配合,有足够的耐心和精力,5个选手各自进行一道工序,只要一道工序、一个人出错,瓷器就失败了,团队就必须重来。另外,杯子成品率较低,只有25%-15%,精品率不足5%。

现在大家都在刻苦练习,“水哥”在家拉坯,龚秋逸在家练上釉,陈芳竹在家练画青花……

“水哥”说,很多学徒可能头三年五年学不到任何东西,像他们这样想在短短数日数月之间就提高到某种程度,去完成一个以前可能几代匠人都很难完成的一个东西,这个难度太大了。“我们传承古法不是做一个表面的杯子就行了。既然老师傅已经‘传’了,那我们应该做更多‘承’的事情,至于能不能成器,可能只有时间才说了算。”

对央视、对节目组、对选手们来说,这是一步一步向传统靠近的过程,也是在向中国传统文化致敬的过程。

求“术”更修“道”

杨兴华说,相对于学习“术”,也就是制瓷的方法、手艺,也许徒弟的感悟、历练,他们心态的成熟、思想的转变更重要。

热情活泼的陈芳竹曾学了7年京剧,最终却放弃京剧转行了,她来节目组抱的是玩的心态。但10天的学习后,她真的被触动了,她说,她感到当今年轻人最大的缺点也许就是容易放弃,不坚持,这或许就是欠缺匠人精神。

已被淘汰的选手徐擘说,不论能否进入团队,这是一次成长。王木直也在与“水哥”的比拼中被淘汰,但她说败给最强的“水哥”不丢人,她还要去景德镇拉坯,要真的学会这门手艺。

“水哥”说,他想体会中国古代的格物精神,通过这样的方式达到一种境界。“我认识了一群在电视圈里做匠人的工作人员,认识了9位在各行业都做得很用心的匠人。我希望这档节目一直办下去,我会永远支持它。我们这个节目不会是快餐,而是有涵养、有内容的,让人想去收藏,像一本书,而不是像一本普通的杂志。”

杨兴华说,“尽管我们不能指望用一档真人秀节目转变当下传统手工业所面临的后继乏人的困境,但起码可以通过它,让更多人关注、了解传统文化,最终有人愿意去守住它。这个过程可能漫长,但这正是我们想表达的思想——用双手触摸到初心的余温,感受到匠心的存在。”《天工开物》共18个篇章,“这就是一个特别大的素材库,我们可以任取一瓢,一直拍下去。”他说。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17年06月12日 第 07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