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娱乐 >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从“小清新”到涵养气质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从“小清新”到涵养气质

发布于:2014-06-15 09:15:00 来源: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的“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从“小清新”到涵养气质”,希望大家喜欢。

(姜泓冰)21年,17届。

如果是人,则正是豆蔻年华,羽翼初展,意气风发,而从更老谋深算的成年人角度看去,还是一脸稚嫩,未来走向尚未确定,气质还来不及舒展,只能算是小清新。

在我看来,努力寻找自己更清晰的兴趣、特长与风格定位,建章立制,修炼内功,涵养能在茫茫节海中让人一见倾心、过目难忘的独特个性和文化气质,正是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当务之需,也是今年电影节展露的最重要变化。

一个节庆办到十七届,已经汇聚了足够高的人气,积攒了足够多的故事、回忆。售票首日影城前购票的市民不出意料地又排成迤逦长队,铁杆影迷们启动了一周看十来场电影的“影节生活模式”;开闭幕式红毯上,有作品参展或是正开机、将上档的剧组都会努力赶来宣传造势。种种迹象都可为明证。

二三百部电影集中展映,金爵奖影片评选、亚洲新人奖评选,向大师逐个致敬,顺应时代的发展,再新添纪录片、“微电影”、手机电影等新品种的展影与评选……影片多,活动多,星光熠熠,熙来攘往,仅就内容来说,上海国际电影节已经算得上琳琅满目。依托上海这样一座以海纳百川为号召的超大城市办节,融会中西,兼容并包,势在必然。但若只一味兢兢业业地辛苦操持,满足于做个百戏凑集的大庙会,缺少了自己的品牌与个性,年深日久,面临全球众多节庆的资源竞争,魅力可能就要大打折扣。

第十七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第一次将这几年的探索实践做了挑明,一方面承袭让市民赏心悦目过足瘾的“快乐电影嘉年华”路数,另一方面则更专注定位,着力于“关注亚洲、关注华语、关注新人”。也是第一次,电影节认真着手完善选片人制度,除专业选片人外,还宣布要打开大门,拓宽视野,欢迎毛遂自荐的市民选片人和海外选片人,通过相应的奖惩措施,鼓励选片人荐好片、追好片。富个性、有品位的选片人,带来的决不仅仅是风格化的好电影,应该还有一个电影节逐渐彰显成型的气质与偏好。

举办了21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其实还有一个不为外行道的好基因,届届传承。那就是不只营造红毯热闹,更有专业主义精神,注重研究探讨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门道”。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吸引专业电影人的聚集和参与,也才会有内在不息的持续生命力。

中国对世界电影的贡献,不该只是一个巨大消费市场;上海留给电影发展的历史记录,也不该只是中国电影发源地和当年的最重要产业基地。传统基因如此优良而强大,让这座已有“四个中心”头衔的城市依然怀抱着对于电影艺术与影视技术的强烈冲动与梦想,待机而动。

以影节为先导,愿这座城市的悠久电影梦,以及电影人、电影产业的中国梦,在不久的将来,就有开花结果的那一天。

《 人民日报 》( 2014年06月15日 05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