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我国古代西周有哪些制度)

制度的重要性和意义(我国古代西周有哪些制度)

发布于:2024-04-17 11:16:12 来源:互联网

看制度的定义:一般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也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法令、礼俗等规范或一定的规格。在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准则,目的都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

根据制度的这个定义,我们从《史记》一书的《周本纪》卷,通过西周王朝的各种社会生活来归纳那些曾经存在于西周的各项制度:

1.传承五帝的重视农耕的制度。帝舜封西周的先祖弃在邰地,称为“后稷”,让他做农师负责根据农时播种各种谷物。弃的儿子不纜继续在夏朝做农官。不纜的孙子公刘继续从事后稷的事业,致力于耕种,到处察看土地性能,查看漆水、沮水、渭水的水文情况,百姓依靠他的农耕技术过上了好日子,很多人前来投奔他,周朝的事业从此兴起。公刘的儿子庆节即位,将周部落定都在豳。等到周宣王的时候,虢文公劝谏周宣王说“废了亲耕之礼不可以。”

(弃,也就是西周的始祖后稷)

2.建立房屋围绕都城定居的制度。等到庆节又传了八代,古公亶父当了周部落的首领之后,为避开薰育戎狄,他带领周部落迁移到岐山脚下,建筑了城池宫室房舍,让民众分成几个邑落,定居下来。周武王营建了洛邑作周朝的陪都。

3. 首领位置的父子继承制度。从周部落的先祖弃一直传到古公亶父,都是儿子继承父亲的首领位置,季历继承了古公亶父的首领位置,儿子昌继承了季历的首领位置,周武王姬发继承了姬昌的首领位置,推翻商纣的统治,建立周王朝,尊姬昌为周文王,姬发的儿子诵继承位置成为周成王。成王依次传儿子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共王繄扈、懿王畑、孝王辟(共王的儿子)、夷王燮(懿王的儿子)、厉王胡、宣王(静)、幽王宫湦。

(西周地图,定都镐京,今西安地区) 

4.记录各种政事的文书制度。例如周成王幼时,管叔、蔡叔背叛周室,周公讨伐他们,作《大诰》、《微子之命》、《归禾》、《嘉禾》、《康诰》、《酒诰》、《梓材》。周成王亲自掌握政权后,因各种的祭祀、水务、移民军事、政风、外交等等,写下了《召诰》、《洛诰》、《多士》、《无佚》、《多方》、《周官》、《贿息慎之命》、《顾命》。周康王时期的《康诰》、《毕命》、穆王时期的《礒命》等等。

5.穆王准备攻伐犬戎,从祭公谋父谏阻的话中来看,西周还有以下制度:

A.远近有别的居住制度:“国都近郊,叫做甸服,甸服外面,叫做侯服;侯服外面,叫做宾服;夷、蛮居住的地区,叫做要服;戎、狄居住的地区,叫做荒服。”

B.诸侯国的祭祀纳贡制度:“属于甸服的要供应天子每日的祭礼,属于侯服的要供应每月的祀礼,属于宾服的要供应四季的献享,属于要服的每年要纳贡,属于荒服的要承认周王朝的正统。”“按日祭祀天子的祖父、父亲;按月祭祀高祖、曾祖,按四季献上始祖的祭品,按年纳贡,终生朝王一次。”

C.对外征讨的制度:征讨“有刑罚的法令,有讨伐的军队,有征剿的武备,有威严谴责的诏命,有规劝的文辞。”

6.刑法制度。穆王出台了《甫刑》刑法制度:墨刑的有关条文有一千条,劓刑的有关条文有一千条,膑刑的有关条文有五百条,宫刑的有关条文有三百条,死刑的有关条文有二百条,以上五刑的条文共三千条。

7.百官各司其职、从民间吸收意见的制度。从召公劝周厉王的话中可以看出:“天子听治政事,要使上至公卿下至列士进献讽谕朝政的诗篇(在此基础上后来汇集而成的《诗经》一书。),乐官进献反映民意的歌曲,史官进献前代得失利弊的史书,太师进献有劝戒意义的文辞,然后由盲人乐师朗诵和宣读。”《诗经》一书,是由朝廷派人采集,收录了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总集,它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收集了反映民间声音的诗歌。

(《诗经.国风.郑风.将仲子》:关于此诗的背景,《毛诗序》云:“《将仲子》,刺庄公也。不胜其母,以害其弟。弟叔失道而公弗制,祭仲谏而公弗听,小不忍以致大乱焉。”郑笺:“庄公之母,谓武姜。生庄公及弟叔段,段好勇而无礼。公不早为之所,而使骄慢。”大概说的就是“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那个关于郑庄公哥俩的故事 。不过,这已经是春秋时期东周列国的故事了。)

8.临时摄政制度。前841年,召公、周公二位相国摄行政务,称为“共和”。

9.国防制度:一是征兵制度:宣王丧失了南方军队之后,就在太原计点民众数字,以便征兵。二是边防制度:幽王设置了烽火台和大鼓,有敌人来到就点燃烽火召集援兵。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