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整改方案模板(安全整改的内容有那些)

整改方案模板(安全整改的内容有那些)

发布于:2024-04-16 10:22:04 来源:互联网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与整改内容

1、总则

1.1、为使我公司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进一步落实重大隐患排查整改责任,建立起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消除事故隐患,提高其本质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预防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1.2、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岗位的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2、事故隐患的定义

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发生(人身伤亡或者经济损失)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

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事故隐患。

3、组织管理

3.1、管理原则

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实行“分级监管、各负其责”的原则。

3.2管理组织

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在公司安委会的领导下,由安全技术科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专业职能人员负责组织实施。各二级单位分级成立隐患治理组织机构。

3.3各级隐患排查组织的职责

3.3.1安委会研究和审查有关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治理,督促落实消除重大事故隐患的措施,保证整改资金到位。

3.3.2安全技术科审查较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治理,督促落实消除较大安全事故隐患的措施。负责各类事故隐患的汇总、复查工作;负责重大事故隐患的上报。并负责对安全装置、安全设施、消防应急设施及器材、劳动防护用品进行检查。

3.3.3生产技术科负责审查较大生产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督促落实消除较大生产事故隐患的措施及复查工作。并负责对生产工艺运行状况进行检查。

3.3.4材料科负责审查较大设备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督促落实消除较大设备事故隐患的措施及复查工作。并负责对生产装置运行状况及备用设备进行隐患排查治理。

3.3.5工会负责劳动组织及劳动防护用品使用的隐患排查工作。

3.3.6质检中心负责生产指标的隐患排查工作。

3.3.7安管科负责安全班组,装置、设施的定置隐患排查。

3.3.8后勤部科负责劳动纪律的隐患排查工作。

3.3.9项目部各管理人员为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第一责任人。二级单位隐患治理组织机构负责组织对施工现场各班组岗位安全、生产工艺、施工机械进行定期检查,并落实一般事故隐患的治理及所有隐患汇总、上报工作。

3.3.10班组隐患治理小组负责组织对各岗位进行安全生产,对查出的隐患负责组织立即整改、作好汇总记录。整改不了的隐患上报车间隐患治理组织,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3.3.11各生产、工艺岗位负责对本岗位生产工艺装置、安全、设备进行隐患排查。对查出但不能整改隐患上报班组隐患治理小组。

4、隐患排查

4.1隐患排查时间

4.1.1公司安委会组织各职能单位每月进行一次综合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4.1.2隐患治理组织每半月组织本单位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4.1.3班组级安全管理人员每班进行一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

4.1.4各岗位人员当班期间内随时进行巡检并排查各类安全生产隐患。

4.2隐患排查人员

4.2.1公司级隐患治理组织由安委会各职能部门参加。由生产技术科、材料科、安全技术科、质检中心、工会、企管科、劳动人事科组成。

4.2.2工地隐患治理组织机构由各班组长设备、安全员,技术员、施工员组成。

4.2.3班组安全隐患排查小组由各化工班班长及兼职安全员组成。

4.2.4各岗位隐患排查由岗位操作人员组成。

4.3隐患排查内容

4.4隐患排查上报程序

4.4.1各班组人员将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立即进行整改,如不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上报班组长。

4.4.2各班组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如不能立即整改,要采取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并上报本项目部隐患排查小组负责人。

4.4.3现场隐患治理小组将各班组汇总上报的安全隐患进行审查,并积极落实隐患治理措施,并上报各职能部门备案。

4.4.4对施工现场不能整改的安全隐患及上级部门查出的由安全员审批、拿出可行整改方案、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并在各职能部门备案。

4.4.5安全技术科对公司汇总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处备案。

4.5建立台账

4.5.1各班组排查出的安全隐患要在本班组建立安全隐患治理档案。台账内容包括责任人、整改时间、整改措施及安全投入资金。

4.5.2各班组上报到项目部的安全隐患,由施工现场隐患治理小组建立隐患治理档案。台账内容包括责任人、整改时间、整改措施、防范措施及安全投入资金。并上报公司相应职能部门备案。

4.5.3由安全员审批的,除各相关单位建立档案外,并在各职能部门建立档案。

5、隐患分级

5.1分级依据

依据《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和本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技术规程》相关条款,根据作业场所、设备及设施的不安全状态、和管理上的缺陷,按照可能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环境影响的后果、严重程度、整改时间、投入资金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估,将安全隐患分为三级。

5.2隐患级别确定

5.2.1隐患级别以判定它的三种要素条件(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影响)进行判定,达到其中任意一种最严重的要素条件且整改时间、投入资金达到相应数量的即判定为相应隐患级别。

5.2.2分级

5.2.2.1重大隐患(一级):可能造成较大事故的,即可能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下重伤,或5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或可能造成市区范围内的重大社会影响,且整改时间10天以上半年以内,投入资金50万元以下的。

5.2.2.2较大隐患(二级):可能造成一般事故的,即可能造成系统停车或造成1人死亡,或2人以下重伤,或者1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时间10天以内,投入资金在10万元以下。

5.2.2.3一般隐患(三级):可能造成生产系统降负荷或造成人员轻伤事故,或者1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且整改时间3天以下,投入资金在1万元以下的。

6、隐患评估、报告

6.1隐患的确认

6.1.1班组不能立即整改的隐患,编制事故隐患报告书报项目部备案,由项目部隐患治理组织机构对事故隐患进行初步确认和分级。

6.1.2属于一般隐患,由项目部制定落实整改措施方案,明确责任人,编制资金投入计划。

6.1.3属于较大、重大隐患,由安全员编制隐患报告书,报公司相关职能部门(生产科、设备科、安全技术科)备案。

6.1.4事故隐患报告书内容:

6.1.4.1隐患报告单位

6.1.4.2隐患的主要危害

6.1.4.3事故隐患现状

6.1.4.4现采取的防范监控措施及应急方案

6.1.4.5有关隐患的检查、检测、佐证材料

6.1.4.6消除隐患的办法及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6.1.4.7现隐患监控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7、隐患整改

7.1一般事故隐患,由责任单位立即整改,最长期限不得超过3天。

7.2较大事故隐患,经职能部门确认后,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单,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内容,整改措施,整改期限(最长不得超过10天)要按时完成。

7.3重大事故隐患,隐患责任单位上报到安全技术科和相关职能单位,经安委会研究确认后,写出可行性整改方案,确定安全隐患整改所需资金,并由责任单位采取可行性措施,制定出应急预案。明确隐患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间、完成隐患整改,并上报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处备案。由公司安委会组织进行复查。

7.4隐患整改单位建立健全整改档案,公司主管部门根据整改时限进行复查,并建好档案。

8、隐患排除的确认

8.1一般事故隐患,由项目部隐患治理组织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8.2较大事故隐患,由职能部门对隐患整改情况进行复查。

8.3重大隐患,由公司隐患治理组织机构对其进行复查,对整改情况上报集团公司备案。

8.4对未按时整改,治理不合格的,责任单位及职能部门重新登记,重新明确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方案和措施。

8.5各单位每月25日前将隐患(分级)排除销账情况汇总后上报各职能部门。

9、考核

9.1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行“谁排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和考核。

9.2实行公司对项目部、项目部对班组、班组对个人的分级考核机制。

9.3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整改措施不到位,责任制不落实致使隐患长期得不到整改引发生产安全事故的,依据《安全生产领域违法违纪行为政纪处分暂行规定》和本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等相法规定严肃处理。

9.4任何个人对整改隐患或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均有权向公司安委会报告或举报。对及时发现和报告重大事故隐患,对举报事故隐患查处核实的,根据相关文件给予表彰。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