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河南大学与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是什么关系)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河南大学与国立第五中山大学是什么关系)

发布于:2024-03-23 10:22:04 来源:互联网

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即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在历史上仅存在一个月的时间,是河南大学历史上的一个名称。

国立第五中山大学并没有正式成立,在筹备阶段就已经改名。

1927年6月,在冯玉祥的支持下,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河南省立农业专门学校并入中州大学,成立国立开封中山大学(国立第五中山大学)。1927年7月省政府决定将“国立开封中山大学”改为“省立中山大学”,同年11月,“省立中山大学”正式开课。

国立第五中山大学的成立,是由冯玉祥私自设立的,并没有经过中央政府的批准,还在筹备阶段就不得不改名为“省立中山大学”。

图为中洲大学首任校长张鸿烈

1930年8月,河南中山大学校务会决定将“河南中山大学”改为“河南大学”,同年9月河南省议会同意改名,河南大学正式成立。

这个时候的河南大学仍然是省立大学,而其他四所经中央同意的中山大学是国立大学(中山大学(第一中山大学)、南京大学(第四中山大学)、浙江大学(第三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第二中山大学))。

图为首任河南大学校长张仲鲁

抗战爆发后,河南大学于1939年迁至嵩县潭头办学。1941年夏天,曾任河南大学校长的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司长刘季洪到河南视察,河南大学抓住机会,再次向中央递交了将省立改为国立的申请。

图为刘季洪

1942年3月,中央回复同意“省立河南大学”改为“国立河南大学”,民国著名教育家、监察院长于右任题写校名。

图为国立河南大学合影

民国时期的国立大学和省立大学的区别类似现在部属大学与省属大学的区别。省立改为国立不仅是名称上的提升,更意味着可以受到中央财政的支持,学校可以取得更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也是河南大学历史上唯一的国立时期,持续了6年的时间。1948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将河南大学全校师生迁往江苏苏州,我党中原局以河南大学进步师生在河南宝丰成立了中原大学。

中原大学在1948年11月迁回开封的河南大学旧址办学,次年5月迁往武汉。河南省政府又以留下的中原大学部分师生和从苏州接回来的原国立河南大学部分师生重组河南大学。

此时1952年院系调整还没有开始,但河南大学已经元气大伤,即非国立,也不综合。

拓展阅读:

中州大学:1922年冯玉祥任河南督军时成立,是由河南留学欧美预备学校改设而来。

河南公立法政专门学校:1912年由河南省法政学堂更名而来,前身是河南仕学馆。

河南公立农业专门学校:1913年创建。

中原大学由宝丰迁回开封又迁到武汉的原因:

中原大学是由中原局创立的,和河南省的关系并不大,中原大学在何处办学,是由中原局(华中局、中南局)决定的。

图为中原大学旧址

宝丰县当时是中原局的驻地,1948年11月开封解放,中原局考虑到中原大学在宝丰不利于今后的发展,便决定将中原大学迁往开封,利用被国民党迁走的河南大学旧址。

1949年5月,武汉解放,中原局决定将中原大学迁往武汉办学,6月,华中局在汉口成立(由中原局和东南局合并而来),同年8月河南大学完成南迁工作,同年12月,华中局改为中南局。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