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齐国历史简介(历史上春秋时期齐国第一次衰落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

齐国历史简介(历史上春秋时期齐国第一次衰落是怎么回事,你怎么看)

发布于:2024-02-17 08:34:11 来源:互联网

三国时期,魏国曹氏势力渐衰,司马氏专擅国政。

春秋时齐国也有个政归田氏的故事。

齐悼公四年,田乞卒,他的儿子田常继承相位,这就是田成子。

鲍牧当初不赞成齐悼公继位,与齐悼公就有些隔阂,田乞一死,他担心悼公对他不利,就抢先杀死悼公,立悼公的儿子壬为国君,这就是齐简公。

田常与监止分别任左右相,辅佐简公。

监止很受简公宠幸,田常心里嫉恨监止,但一时也没有办法。

于是田常又开始学习他爸爸的老办法,小斗收租、大斗出粮,慷国家之慨,自己收买人心。

于是国人都讴歌赞颂田常。

御官田鞅瞅机会劝谏齐简公说,田常与监止势不两立,您应尽快从中挑选一个作国相。要不以后会有大麻烦。

简公觉得这是小题大做,他也有他的小算盘,他认为最好还是维持现状,让他们明争暗斗,自己不是正好可以得利吗?

子我是监止的族人,与田氏矛盾很大。

田氏亲族田豹服侍子我,很受恩宠。

有一天,子我对田豹说,我想尽诛田氏,让你继承田氏正宗,你看怎么样?

田豹说,我只是田氏的远房族人,这样不妥,我也不敢当。

子我很不高兴。小子,真是不识抬举。

田豹秘密拜见田常,说,子我准备诛灭田氏,您如果不先下手,可就要大祸临头了。

子我住在王宫,田常兄弟四人迅速领兵入宫前去诛杀子我。

子我下令紧闭宫门,向齐简公求救。

简公正与众侍妾在檀台饮酒作乐,一听田常反了,急忙传令诛杀田常。

太史子馀说,我听说田常不是要造反,他只是想杀子我,清君侧,为君除害。一个子我死不足惜,还是大王的安全要紧。

简公只好把命令收回去,躲起来观望形势。

田常开始听到简公要传旨诛杀自己,就想打退堂鼓,准备出逃。

田子行说,哥,到这时候了,还犹豫什么,当断不断,必受共乱。

田常于是鼓足勇气,继续向王宫猛攻。

子我和监止一看大势已去,化妆出逃,都在半路上被田常的手下捉住杀了。

齐简公后悔莫及,说,早听御官田鞅的话,就不会遇上这场灾难了。

简公担心田常会对自己不利,也只好出逃,结果跑到徐州时被追兵抓获。

田常的党徒害怕简公回国后重掌权力搞政治报复,于是就把简公杀了,立简公的弟弟骜为国君,这就是齐平公。

平公即位,田常任国相。

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被抓时也是当场被士兵杀死,士兵的心理与田常的手下是一样的。

“落水狗”不跟上去痛打,等它爬上岸是会咬人的。

田常在杀害简公后,怕国际社会干涉,合力诛杀自己,于是主动归还过去侵占的鲁国、卫国的土地,西边与晋国的王室,以及当政的韩氏、魏氏、赵氏约和,南边与吴国、越国互通使节。

在国内,修自身功德,美化自身形象;普遍提高干部待遇,赢得群臣拥护;关心民生,亲近百姓,因此齐国又归于安定。

田常对齐平公说,以后咱俩可以有个分工,那些施行恩德的事,由您来作;那些繁琐的人事问题、升降奖惩等具体事务,我来替您办。

齐平公既不敢争执也乐得清闲,于是就形成了虚君实相、君相共治的政治局面。不出几年,齐国的军政大权就牢牢地集中到田常手里。

再以后,田常就找到各种借口杀死鲍氏、晏氏、监氏以及宗室中势力较强的人,他自己的封地甚至都超过了平公,国人只知有田常,不知有平公。

并且,田常还在全国大搞选美,好多身高在七尺以上的美女都让他选进后宫,后宫嫔妃数以百计,而且他还允许他的宾客门人自由进入后宫,这就有点乱,以至于田常死后,他有七十多个儿子,他至死也说不清楚到底哪些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齐平公死后,齐宣公继位。宣公做了五十一年国君。儿子康公贷继位,因为当一个说了不算的国君,他也觉得不如及时行乐,所以整天沉湎酒色,不过问国政。十四后,被田太公田和流放到海上。

三年后,田和与魏文侯在浊泽会盟,在魏文侯支持下,上书周天子请求列为诸侯。

齐康公十九年,经周天子批准,田和称侯,开始以元年纪事。

从此,齐国正式进入了田齐时代。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