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毒液蜘蛛侠(毒液并不坏啊,为什么被号称为蜘蛛侠的劲敌)

毒液蜘蛛侠(毒液并不坏啊,为什么被号称为蜘蛛侠的劲敌)

发布于:2024-02-02 18:28:03 来源:互联网

其实对于“毒液”的认知,我们首先得分清楚在设定中,电影版本和漫画版本之间的区别,在早前的“毒液”设定中,其实毒液一直都是蜘蛛侠的宿敌,之所以后来被洗白成为所谓的反英雄,其实多数情况都是在电影版本中。

而在漫画中,真正能够称之为毒液版本的反英雄的是在“毒液特工”亦或者是“反毒液/血清”这一时期。

在伴随着漫威蜘蛛侠角色的不断开发过程中,一些在蜘蛛侠剧情设定中出现的反派也是陆续上线,这其中此前的《毒液》就是一个典型!

但与此同时——

不少影迷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将电影版本的“毒液”和原设定中漫画版本的毒液混淆了,认为:电影版的毒液并不算是邪恶的,不应该和蜘蛛侠成为宿敌。

这里就像咱们一开始说的了,简单来说,现如今我们看到的索尼影业电影版的“毒液”,算是经历了一个洗白的过程,因为如果不这么做,基本上《毒液》很难有比较大的市场,同时,将毒液转换为“反英雄”,很大程度上也是方便电影有更为宽广的操作余地。

毒液的人气值促进了毒液这一属性的改变!

在漫威早期对于毒液的设定和定位中,其实毒液就是一个单纯的邪恶设定,尤其是在漫画中以艾迪·布洛克为宿主时期的毒液,很大程度上都谈不上所谓的“好人”一说,在定位上也更为纯粹,就是蜘蛛侠支线中的顶级反派。

这一点在索尼影业早前拍摄的托比·马奎尔版本中的《蜘蛛侠3》里面,所展现的毒液,其实就要更为符合漫威一开始对于毒液的角色属性设定。

但是,就像很多时候我们常说的,一部系列电影的角色设定,有时候也会去考虑到市场的反应,显然,对于毒液设定,伴随着蜘蛛侠这一位顶级人气的角色的影响,自然而然的也开始了拥有不俗的人气。

为此,毒液开始从蜘蛛侠的附属角色,转变为一个拥有独立支线的角色!

显然,在这种情况下,在考虑到的一些粉丝市场的反应,不论是漫威还是索尼影业都开始在漫画和电影领域上对毒液进行“二次重构”。

简单来说——

就是为了让毒液从一个单纯的反派,开始赋予其可挖掘的故事底板,让其在具备更大的开发价值之前,经历了一波“洗白”改编。

也就是我们接来下要说的——

毒液共生体属性的改动!

对于毒液的设定,我们新如今将其视为“反英雄”,在角色人设上属于亦正亦邪的定位,而之所以会有这种改动,就是因为漫威早期在设定中,将毒液共生体属性设定了一条:

毒液共生体本身属性较为中立,会根据宿主的人设好坏来决定共生后的毒液化的人设是好是坏,让好的变得更好,坏的变得更坏!

因此,咱们对比一下托比·马奎尔版本的《蜘蛛侠3》的毒液和现如今汤姆·哈迪版本的“毒液”,你会发现,前者电影中的记者艾迪是一个对蜘蛛侠有着非常大的仇恨的角色设定,因此在被共生体毒液化后,变得更加的邪恶,视蜘蛛侠为死敌,而这种设定也是更为贴合早期漫威设定中的“毒液”。

而后者,电影版呢的汤姆·哈迪版毒液,首先在剧情和角色人设上就已然是独立于漫威蜘蛛侠的,当然,之后会不会有和蜘蛛侠的联动,这个咱们暂且不论,但是就《毒液》的剧情来说,艾迪的人设一开始就不是邪恶的。

所以,当毒液共生之后,毒液展现出来的人设就是兼顾了艾迪的善,和毒液的邪,衍生出了亦正亦邪的索尼影业毒液版本。

这本质上就是一个影视改编角色基础上,对于票房市场的一种妥协,因为就和我们说的那样“单纯的反派很少能够有较大开发价值的市场”,当然了,看到这里,很多粉丝或许会表示质疑,认为DC小丑也是反派,而他的开发价值依旧很恐怖!

话虽然这么说没错,但是别忘了——

现如今我们在DC电影中看到的很多小丑设定,其实也是经历了一个价值附加的过程,在DC早期的设定中,小丑的人设并没有现如今电影版本中小丑那样来的深入人心,更别说是所谓的人性挖掘了。

典型的例子就是《小丑2019》。

原版漫画中小丑的起源设定中根本就没有如此的细节化,甚至很大程度上《小丑2019》在剧情定位上就是一部几乎已经完全独立于DC电影宇宙体系之外的分割化作品。

同样的道理,其实在“毒液”身上也是如此。

只不过,不论是漫威后期在漫画中对毒液的洗白化属性改动或者说是索尼影业将其改编为“主角”化后的,人设转变,很大程度上都是为了让“毒液”这一个角色,脱离单纯的反派设定。

毕竟,一个有故事的、亦正亦邪的反派设定更多的要比一个单纯的邪恶的反派,来的更有看点一些,如果在这其中再加上一个“中立”属性的剧情风格,那么,我们说,这一个反派就具备了相当强的开发价值。

类似的例子,也有漫威的“灭霸”——

我们在漫威电影宇宙中所看到的灭霸,整体上虽然是反派定位,但是在此基础上漫威给灭霸增加了一个“宇宙枭雄”、“养父”等多元化的属性的人设定位,为此,我们这才在电影中看到现如今版本的灭霸。

同时,在漫威对于灭霸“中立化”剧情的设定中,将判断灭霸好坏的选择,故意没有在电影中设定一个答案,而是将其转变为一个“选择题”,让影迷在看完电影之后,自己去判断灭霸的好坏。

但是!

你知道吗?

这种在电影宇宙中让不少粉丝拥有了人设判断选择的灭霸版本,在漫威原有的“无限手套”漫画大事件原版设定中,其实是一个相当“肤浅”的角色:

我们看到电影中灭霸为了宇宙苍生的平衡而失去收集无限宝石,在漫画中,这货其实就是为了讨好暗恋的五大神死亡的欢心!

无独有偶!

将反派角色定位进行二次重构化的洗白操作,对于索尼影业来说也不是第一次了,在《蜘蛛侠3》中,索尼影业就曾经将反派角色的剧情重构瞄准了“二代绿魔”(真实身份是蜘蛛侠挚友)上。

因此,这里咱们才会在电影中看到一个不是纯粹的邪恶,甚至是“情有可原黑化”后的绿魔设定,甚至是最后完成自我救赎的绿魔角色,显然,这同样也是索尼影业为了在电影版本中促进角色具备开发价值的一次洗白操作。

所以,如果从电影改编的角度来说:

电影版中的毒液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改编、洗白、重构的过程,因此,你要说“毒液人不坏,却为何成为蜘蛛侠的死敌”只能说提出这一问题的粉丝,本身就已经混淆了电影版和漫画版的毒液人设。

重构后的影版“毒液”是反英雄设定!

咱们在一开始就说了,其实在漫威原有的设定中,毒液本身算不上是一个反英雄设定,更多的正儿八经的“反英雄”设定应该放在“毒液特工”这类角色身上。

但是电影的改编、漫画后期故事的洗白设定,让毒液开始成为了一个“反英雄”定位,这其实就在原有毒液的人设上进行了洗白设定,但是很大程度上电影版本和漫画版本还是存在不小的区别的。

因此,咱们在了解“毒液”的时候,一个最大的建议就是:电影和漫画分开!

现如今电影版本的毒液,俨然是一个相对独立于漫威早期毒液起源设定中的“毒液版本”,所以,在看这一版毒液的时候,除了毒液的名字以外,请尽可能的去抛开原有漫画世界观的影响。

当然了,如果你想在电影版本中看到一个相对符合早期漫威毒液设定的版本,那么,托比·马奎尔版本的《蜘蛛侠3》倒是可以考虑一下。

更多精彩漫威电影情报、漫威美剧推荐、漫威吐槽,请关注漫威电影情报局

本文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