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垃圾分类扔错了怎么办(垃圾分类有意义吗)

垃圾分类扔错了怎么办(垃圾分类有意义吗)

发布于:2024-01-21 18:28:09 来源:互联网

近期,全国兴起的垃圾分类活动,震荡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可以说垃圾分类是必须且无奈之举,至少在中国大地上,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

记得10年前第1次到日本旅游,发现日本的商品包装绝对属于过度包装(相对于同时期的国内包装程度来说)。 上世纪80年代,我们国家在包装上,可是引领着世界的环保潮流!(绝不夸张)而那个时候在美国和日本及发达国家,都已经开始广泛的应用塑料袋和以石油为原料制造的难以降解的包装材料。

我国80年代可见的是这样一些场景:

糕点都是用油纸包着,外面套着薄纸壳,然后两盒一叠用纸绳(这里必须给个大大的赞,这种绳子是用薄的牛皮纸搓起来的纸绳!)一捆、手一提就OK了。那时候人们管这种糕点礼盒叫菓子。一般逢年过节去送礼串门,基本上是左手两瓶酒,右手两盒果子。买肉也是用油脂一包,纸绳(纸绳几乎是那个时代的标配)一捆,随手扔进自带的布兜里。

买化妆品更是环保的让人惊讶。那时可没有各种各样的塑料瓶包装。在我的印象里化妆品基本上只有一样~雪花膏。家里条件好一点的,会成瓶的买。而包装的瓶子也很有意思。是一种类似乳白色的玻璃材质,也就是说他和我们的玻璃酒瓶,瓷碗是一样的~是无机材料(这无疑是比较环保的)。绝大多数人家会将一个空瓶重复利用很多年。还有一个有意思的东西叫蛤蜊油。记得小的时候经常被风吹到手脸裂口,这时大人就会买回来一个蛤蜊油,中间的防裂油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淡白色有一股淡淡的芳香而且对手脚裂口有特效,之所以叫蛤蜊油,那是因为真的使用白蛤蜊的壳,做成包装,记得对孩子来说,把蛤蜊油打开、抹完后再严丝合缝的扣回去,真的是个技术活(笑)!

那时买米买油都是去供销社粮店。记得那时买米时,几乎家家都是用白棉布缝制的米袋装米(这种棉布袋子是成袋买白面时的包装袋,大多为50斤一袋,很少有小包装的),买几种米,就拿几个米袋子……装完米用麻绳一系,或者放在自行车后座上,或者两袋米往自行车横梁上一搭,骑着就回家了。再回头看看今天的大米机会都是用塑料袋包装,油也是用塑料桶,但是米和油吃完后,又几乎没有人会重复的利用,这看起来是小事,但是全国每天要扔成千上万个纸袋和塑料桶。

记得小时候家里的盆,几乎除了一种搪瓷盆(洗脸盆),就是洗衣服用的大铝盆。真的是很少见到塑料制的日常用品。 现在再看看今天国外的流行包装趋势是什么?仿佛又回到了我国80年代广泛应用的纸袋或者是重复使用的袋子(自带)。

这可不像是我们经常看到的设计潮流的回归,而是人们已经意识到塑料制品的危害,并秉持着一劳永逸的决心,毅然返回了环保材料的怀抱。 但这个返璞归真的选择看起来容易,过程却是极其痛苦的。在2019年,除此我国已经宣布停止接收来自国外的任何洋垃圾。在看似一个简单的声明,却给已经娇生惯养的发达国家敲响了警钟。改革开放几十年来,我国接收了不计其数的外国洋垃圾,虽然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我国工业原料不足的缺口,同时也在对这些垃圾进行工业原料转换的过程中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甚至有些污染是不可逆转的。那么现在摆在发达国家面前的垃圾处理,就已经是迫在眉睫了。甚至很多国家政府抱怨,他们已经快被垃圾给淹没了……这也是长期将垃圾向其他国家的输出,导致这些发达国的垃圾自处理能力严重不足!

那么现在都有哪些比较流行的垃圾处理方式呢?

一是回收利用,在这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做的还是不错的。例如我们现在所穿的抓绒冲锋衣等,这都是由塑料瓶为原料制成的(大概十几个瓶子就能做一件衣服)。但回收再利用的瓶颈在于塑料瓶的瓶盖,和平身还有商标分,属于不同的塑料材质,要将其再分类……这道工序还没有机械设备可以完成,因此在人力成本高的惊人的发达国家无疑就陷入了一个死循环。(提醒一下:以往都是很多空塑料瓶子直接压缩成一个立方体,直接出口到我国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不但转嫁了加工,分拣成本,还带来了污染。)当然一些铁铝铜一类的金属材料的回收、加工起来会比较简单。但有一类最麻烦的就是电子产品,虽然它们被称为“城市矿山”,但由于一块电路板上集成了几十种不同材质的原料,这就为回收再利用和同种材质的提纯加工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不可避免的污染。在我国某些专门处理这类电子版的村落通过原始的加热溶解的方式,造成了严重的重金属污染,给身处其中的人们带来各种不治之症。

二是填埋。根据我国规定的日处理规模能力分级表: 一级 1200吨/日; 二级 500~1200吨/日 三级 200~500吨/日 四级 200吨/日(以下) 例如:北京地区就有一级填埋场6个和二级填埋场6个。整个北京地区的日前来处理能力为14,000 吨,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这意味着为此投入的人力物力,要远大于这个数字。 垃圾填埋场一般采用“分层覆土填埋”的方式对垃圾进行处理,填入一层垃圾再填盖一层黄土,这样很有效的降低垃圾的污染。 建造垃圾填埋场也和建房是一样的,但更有计划性,并要慎重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建设程序包括:选址、设计、施工、填埋废物入场条件、运行、封场、后期维护管理、污染物控制、监测。如果实行垃圾分类以后,乐观的估计垃圾数量最低是腰斩。而且填埋后的垃圾会不断的产生废滤液,甚至是某些混合的可燃气体,这些都是需要持续投入的。

三是焚烧。就是将垃圾在高温炉中充分燃烧,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很多的热量,世界各国也将产生的热量普遍用于发电和供暖。美国西屋公司和奥康诺公司联合研制的垃圾转化能源系统不但可以将湿度达7%的垃圾进行焚烧,焚烧效率更是高达95%,而且通常的做法是将高温转化成蒸汽,用于民间采暖及大规模发电。但焚烧会产生温室气体和其他有害气体,这也将是未来垃圾焚烧处理需要突破的难点。

四是堆肥。就是借助微生物的分解能力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处理的方法。将堆积起来的生活垃圾,整体保持在70度进行发酵,通过微生物分解的能力将垃圾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的养分。最终将其转化为用作肥料的腐殖质。但有一个问题是,长期堆肥过程中会造成土壤板结和地下水质恶化等影响……所以,堆肥很难进行大规模的展开,这也是在处理过程中的监测及随机调节最为复杂的一种处理方式。

所以垃圾处理过程中的垃圾分类及回收,整个垃圾处理环节中耗能最小,也是能最快转化附加价值的过程,而之后的无论是填埋,焚烧,还是堆肥都会不同程度的,造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会让我们秉承“垃圾就是放错地方的宝贝”这个理念,全力做好垃圾的分类……正可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