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是否仍选择出国留学?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新形势下是否仍选择出国留学?”,希望大家喜欢。新年伊始,已经在读大三的学生就要作出对...
2019-01-24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在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的节奏(海外学子看海外)”,希望大家喜欢。
在新环境中找到自己的节奏(海外学子看海外)陈珊珊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1年04月01日 第08 版)
在一个跨文化地域,笔者个人的体会是跨文化可从两个层面适应,即环境与人文。让自己在新环境找到节奏,保障生活、学习与工作的顺利开展。
环境认知感有利于建立在新环境下的心理安全感。比如清楚了解所在城市的主要分区、城市市中心区、城市主要公共服务区、周边超市和公园及其它生活区以及城市潜在安全隐患区等。其中有些内容可通过查找当地地图和社区网站,了解所在区域的情况,找到位置认知。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找到常常需要去的场所,比如健身房、博物馆、公园等。
我还记得我刚到德国柏林时,为了工作便利,探究从家到研究所的路径,最后发现了3条路径,并且发现不同路线的公共交通的时间是有规律的,刚好能符合路径的连贯性。因此,对初到陌生领域的中国留学生来说,环境认知有利于避免因环境不熟悉导致的紧张感,更能在新环境中找到并保持自己的节奏。
在笔者看来,跨文化适应中更重要的是人文适应,这需要花费一段时间。通过个人亲身经历咂摸出体会和处事方式是一种适应的方式,从别人的经验中找到方法也是一种适应的方式。这个过程也是双向的,需要“知己知彼”,不同地区的人文体系是不同的。19世纪时期,有学者在访问了众多国家后归纳提出了3大类的性格文化体系,可有助于了解不同文化群体的规矩。虽然文化在不同层面有所不同,但是作为人类,都有相似的心理层面需要,比如都认可被尊重、赞扬与认可,有自我防御与保护以及界限感等。
平衡个人心态在参与跨文化交流中是前提,不必在心理层面总强调自己是外国人,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此外,激发自我好奇心、了解本地文化,比如了解当地历史,当地人的饮食、工作习惯等,也有利于文化适应。
值得一提的是,学习本地语言一方面便于生活,另一方面有利于理解语言思维逻辑和文化差异,比如德语语法的严谨与德国人处事的“钉是钉铆是铆”。在沟通和工作方面,微笑是世界语言,保持微笑也能给自我更多自信。积极交流,也可产生很多跨文化合作与知识碰撞,就如同在本国生活一样,去了解关心身边的人和事都是正常社交。
从诸多留德中国学生的经验来看,在德国,话痨的人更能顺利完成学业。为什么呢,大抵上都是有人的地方都会有关系群体概念,“会哭的小孩有奶吃”。当然若不喜欢社交,也无需逼迫自己去社交,无需给予自己太大压力。环境适应是为了辅助完成留学目的,如果工作做得好,也能很快融入到工作环境中。
此外,了解学习工作环境特征很有必要,比如德国高校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导师可能不会给予太多指导。对留学生来说,就需要去适应这样的节奏,提升个人能力与专业素养,比如在讨论会上学会积极表达观点或者提出专业见识,或有机会就参加国际会议等,个人魅力就会逐渐由内到外显现,自然也有机会更多交流与融入,也能找到学习工作的方向感。
文化差异偶尔会产生排斥,这就需要调节自我去接纳理解。尤其在异国他乡,在面对一些西方媒体误解的问题时,保持心态与正能量,澄清误解,也可积极去做民间桥梁。
(寄自德国)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2019考研新大纲解析尽在9·15文都直播”,希望大家喜欢。9月15日,2019考研各科新大纲即将正式发布,这是全体...
2018-09-10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海外学子:身心健康是“本钱”如何面对那些压力”,希望大家喜欢。身心健康是“本钱”如何...
2018-08-02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与“别人家孩子”最大的差距,其实只有21天”,希望大家喜欢。天下从来就没有坏孩子,只有惯坏的孩子。如果你...
2018-06-15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网的“优芽互动电影获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仿真软件产品认定”,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教育技术协会...
2016-08-10
热门文章
国网绍兴供电公司构建新型供电服务体系服务人民美好生活
国家电投一定要将光伏产业做好
多乳企12月起产品提价5%-8%液态牛奶频繁涨价背后
2014巴黎国际食品展开幕
首个海上油田群岸电应用项目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