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当心“祈愿狂欢”助长惰性(辣评)

当心“祈愿狂欢”助长惰性(辣评)

发布于:2018-11-01 08:30: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当心“祈愿狂欢”助长惰性(辣评)”,希望大家喜欢。

当心“祈愿狂欢”助长惰性(辣评)

施 展

“转发这条锦鲤,考的都会,蒙的都对。”近来,一段祈愿的话配上几张锦鲤图,成了临考前一些学生在社交网络平台疯转的祈愿“标配”。以“锦鲤”为关键词在微博指数页面检索,就会出现海量关于“锦鲤”祈愿的内容。

除了锦鲤,还有独角兽、麒麟、九色鹿等神话传说中的神兽,彩虹、银河、霞光等瑰丽的自然现象,甚至一些“星”途坦荡的偶像明星,也被个别网民作为祈愿的符号转发。有调查显示,涉及这类话题的人群主要集中在10岁至30岁,青少年人群成了主力军。而一些网络平台顺势利用这轮祈愿热,以此热炒明星、商品和相关话题,让祈愿转发的热度进一步提升。

其实,以吉祥之物祈愿无可厚非。但是,当祈愿符号和图腾成为应考的“救命稻草”,甚至成为网络空间的流行文化,就需要对其警惕和反思了。

当前,“祈愿文化”之所以在网络上流行,一方面是由于一些青少年在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压力下,将网络空间作为释放情绪的渠道,由此造成刷屏式“祈愿转发”;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侥幸心理作祟,“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推动了转发率不断提升;而那些利用网民的这种心态进行炒作的网络平台,则是为了从中牟利,获得经济回报。

须看到,在这场看似玩笑的“祈愿狂欢”中,助长的是一些青少年网民的惰性,导致这些人逃避现实,丧失自我激励、努力奋斗的意志。动一动手指,并不能解决一切难题,“锦鲤祈愿”的迷梦终将面对现实的考验。青年人应当树立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积极主动的心态去面对生活。而网络平台,更应承担起相关的社会责任,避免将网络空间污浊化、利益化,创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 人民日报 》( 2018年11月01日 17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 开学第一课安全伴我行

    开学第一课安全伴我行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开学第一课安全伴我行”,希望大家喜欢。开学第一课 安全伴我行《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2...

    2022-02-18

  • 暑假来了,做个计划吧

    暑假来了,做个计划吧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暑假来了,做个计划吧”,希望大家喜欢。暑假来了, 做个计划吧李梦瑶 《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0-07-16

  • “过来人”说:如何度过留学适应期

    “过来人”说:如何度过留学适应期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过来人”说:如何度过留学适应期”,希望大家喜欢。“过来人”说:如何度过留学适应期李梦瑶 ...

    2020-08-13

  • 促进区校深度融合武汉洪山:创新筑就“大学之城”

    促进区校深度融合武汉洪山:创新筑就“大学之城”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促进区校深度融合武汉洪山:创新筑就“大学之城””,希望大家喜欢。促进区校深度融合 助力高质...

    2019-03-05

  • 高考我们准备好了!

    高考我们准备好了!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高考我们准备好了!”,希望大家喜欢。高考 我们准备好了!《 人民日报 》( 2020年07月02日...

    2020-07-02

  • 重返德国感悟“和而不同”

    重返德国感悟“和而不同”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重返德国感悟“和而不同””,希望大家喜欢。重返德国 感悟“和而不同”(在跨文化交流中了解世...

    2021-05-20

  • 留学生活:想像与现实大不同

    留学生活:想像与现实大不同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留学生活:想像与现实大不同”,希望大家喜欢。留学海外之前,每个学子都曾有过这样那样的...

    2017-08-24

  • 互联网发展改变留学生活

    互联网发展改变留学生活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互联网发展改变留学生活”,希望大家喜欢。互联网发展改变留学生活陈雨兵图片来源:百度李...

    2019-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