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考研热也需冷思考(一线视角)

考研热也需冷思考(一线视角)

发布于:2018-08-27 07:41: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考研热也需冷思考(一线视角)”,希望大家喜欢。

考研热也需冷思考(一线视角)

赵婀娜

致力于成为拔尖创新的学术人才或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才是理性而科学的考研动机

日前,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发布了近四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我国考研报名人数、往届生读研比例都逐步增加,同时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出现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超过学术型硕士的现象。与数据相互印证的是,近年来,本科一个宿舍多名同学考上研究生等新闻频频见诸报端,“考研热”也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现象。

没有强大的研究生教育,就没有强大的国家创新体系。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释放人才红利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当前,教育与人才的竞争日趋激烈,很多国家已将研究生教育作为培养和吸引优秀人才的重要方式。对于我国来说,研究生报名人数的逐年增加,顺应了国家创新发展和以高素质人才构建新竞争优势的需要。

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的增长,也符合当前我国研究生培养结构布局调整的方向。《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十三五”规划》已明确,到2020年,我国“专业学位硕士招生占比达到60%左右”。改变以往单纯以学术型硕士为主,积极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机制,满足各行各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是当前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方向。专硕趋热,是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致力于成长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具体体现。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甚至多面性。在看到“考研热”积极成因的同时,也要对“热”现象进行必要的“冷”思考。

我们在采访中发现,考研的原因各不相同,大多还是为了自我增值,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很多学子对自己的未来有着相对清晰的规划,既契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符合自身的特点。不过,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比如有延缓就业时间的逃避心态,有追逐热门专业的盲目跟风,等等。虽然只是少数现象,但也提醒我们,需要在考研问题上对学生加强指导,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兴趣,更合理地认识自身、更科学地规划未来。要认识到研究生教育应当是一个增强学识、提升能力的过程,而不能仅将其视为提升学历的“镀金”或找工作的“敲门砖”。

教育实践告诉我们,对于考生个体来说,学习动机将直接影响学习效果。硕士研究生学制仅两到三年的时间,没有明确专业目标的学习不但无法获得高质量的成果,也无法从根本上摆脱缺乏竞争优势导致的“就业难”;另一方面,一味追逐学历和文凭,而不是立足于能力和技能的提升,也不利于整个社会尽快从“学历社会”真正迈向“能力社会”。由此而言,在本科毕业的重要人生关口,审慎抉择,致力于成为拔尖创新的学术人才或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才是理性而科学的考研动机。

当然,对于广大高校来说,“考研热”也对研究生教育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新的课题。我国研究生培养仍存在主动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不到位的问题,以及培养模式不能充分满足高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人才培养要求的问题。正视这样的问题,下大力气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更好满足科技创新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提高用人单位的满意度和研究生对高水平科研成果、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是当下摆在所有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

(作者为本报政治文化部记者)

《 人民日报 》( 2018年08月27日 05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 中文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中文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中文国际影响力持续扩大”,希望大家喜欢。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中文教育 70多个国家将中文纳...

    2021-06-11

  • 在线教育莫“越线”向网课乱象开刀

    在线教育莫“越线”向网课乱象开刀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在线教育莫“越线”向网课乱象开刀”,希望大家喜欢。在线教育莫“越线”向网课乱象开刀本报记者...

    2020-08-13

  • 名师引路--华应龙老师的启迪

    名师引路--华应龙老师的启迪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综合的“名师引路--华应龙老师的启迪”,希望大家喜欢。每次学习都能遇见最美的自己,每次聆听都能看见不同的风景。...

    2019-01-21

  • 2021,这些留学贴士你应该知道(上)

    2021,这些留学贴士你应该知道(上)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2021,这些留学贴士你应该知道(上)”,希望大家喜欢。2021,这些留学贴士你应该知道(上)本报...

    2021-01-07

  • 在差异中适应在融通处共鸣

    在差异中适应在融通处共鸣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在差异中适应在融通处共鸣”,希望大家喜欢。在差异中适应 在融通处共鸣(在跨文化交流中...

    2020-11-05

  • 云备考:这届高三学子很特别

    云备考:这届高三学子很特别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云备考:这届高三学子很特别”,希望大家喜欢。云备考: 这届高三学子很特别本报记者 刘...

    2020-03-05

  • 让我爱恨交织的法兰西假日

    让我爱恨交织的法兰西假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让我爱恨交织的法兰西假日”,希望大家喜欢。巴黎人每年大大小小的假期很多,而对于在该地...

    2019-03-06

  • 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可还是累

    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可还是累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作业少了、考试少了,可还是累”,希望大家喜欢。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政策频频出台作业少了、...

    2016-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