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信任是教育的起点(纵横)

信任是教育的起点(纵横)

发布于:2016-09-06 07:42: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信任是教育的起点(纵横)”,希望大家喜欢。

信任是教育的起点(纵横)

张贵勇

有媒体报道,为了让孙子进入一个“好班”,分到一个“好座”,郑州市民王女士全家动用各种关系四处打听,四处联系熟人才把事情办妥。上海一位小学生家长也不甘人后,从孩子入园第一天起,自己就开始送礼,主要是送给老师和保育员。老师收礼后的“关照”是让孩子午睡时不靠近风口、做游戏时让孩子担任重要角色等;保育员的“关照”则是照顾孩子把饭吃完。

跑关系择座也好,给老师送礼也罢,背后都是家长对教育的不信任:不相信当地政府能均衡办学,不相信学校能阳光分班,不相信老师能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而信奉跑关系和送礼等潜规则,家长们固然求得了一时心安,却也让家校关系变了味,让教育蒙羞。试想,在各种利益纠葛的氛围下办学、教书,还能办出人人满意的教育?孩子还能健康成长?

信任,是教育的起点,信任不存难言育人,更难言“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实际上,大多数学校是在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办学的,绝大多数老师都会本着一颗公心和爱心去育人。家长要相信规则一定会战胜潜规则,要相信学校和教师,也要相信孩子会用自己的力量成长。有意思的是,在一些家长眼里,自己的孩子就是长不大,离开大人就不行。南京南外仙林分校小学一位新生家长就因为太疼孩子,入园第二天一早,竟把自家保姆叫过来,专门给孩子剥鸡蛋。

营建家校之间的信任,历来是一个长期甚至艰难的过程,需要家长和学校从一开始就摆正关系,珍视彼此,建立畅通的交流渠道。家校之间如此,师生之间亦然。新学期开始,老师和学生因缘分而走到一起,要抱着开放的心态,秉持坦诚布公的原则,聆听彼此的心声与建议,由此去追求理想的教育。这不仅是教育要上好的开学第一课,也是整个社会须上好的第一课。

(摘编自9月5日《中国教育报》,原题为《信任不存,何谈教育?》)

《 人民日报 》( 2016年09月06日 06 版)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

  • 海外高校青睐的申请文书什么样

    海外高校青睐的申请文书什么样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海外高校青睐的申请文书什么样”,希望大家喜欢。海外高校青睐的申请文书什么样本报记者 周姝芸...

    2022-04-07

  • 学生眼中的“向日葵”

    学生眼中的“向日葵”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学生眼中的“向日葵””,希望大家喜欢。重庆石柱县80后乡村教师马影翠——学生眼中的“向日葵”...

    2019-09-11

  • 喜怒哀乐会说给父母听吗?

    喜怒哀乐会说给父母听吗?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的“喜怒哀乐会说给父母听吗?”,希望大家喜欢。喜怒哀乐会说给父母听吗?杨心怡学子在海外留学,大小...

    2016-09-26

  • 早留学还是晚留学?各持己见

    早留学还是晚留学?各持己见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的“早留学还是晚留学?各持己见”,希望大家喜欢。早留学还是晚留学?(关注留学家庭系列(一))耿一...

    2016-07-25

  • 2022留学之路该怎么走

    2022留学之路该怎么走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2022留学之路该怎么走”,希望大家喜欢。2022 留学之路该怎么走本报记者 孙亚慧 《 人民日报...

    2022-01-13

  • 2021年,你的留学计划有变化吗?

    2021年,你的留学计划有变化吗?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2021年,你的留学计划有变化吗?”,希望大家喜欢。2021年,你的留学计划有变化吗?本报记者 赵...

    2021-04-01

  • 中外合作办学升温“不出国的留学”热门

    中外合作办学升温“不出国的留学”热门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中外合作办学升温“不出国的留学”热门”,希望大家喜欢。中国国际教育展线下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升...

    2021-10-28

  • 鹿特丹的记忆(阅读时光)

    鹿特丹的记忆(阅读时光)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网-人民日报的“鹿特丹的记忆(阅读时光)”,希望大家喜欢。鹿特丹的记忆(阅读时光)赵岑晨 《 人民日报海外...

    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