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论 > 如何在电子产品的包围中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如何在电子产品的包围中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

发布于:2016-06-15 19:00:0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网

今天,欧洲网分享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欧洲网的“如何在电子产品的包围中提高数学的学习效果”,希望大家喜欢。

摘要:现在是一个信息化的快速发展时代,电子产品种类繁多,更新换代也非常快,产品的出现不是以我们的预期而产生,许多产品在人们还未完全普及应用时,新一代产品已经进入应用阶段。我们的学生也正被日新月异的电子产品所包围,在合理利用电子产品的同时,促进孩子数学学习的兴趣、效率,则是我们数学老师甚至所有老师所面临的挑战,也只有让手机、电脑、电视等电子产品为教学所用,才能在这个纷繁的世界,让孩子静下心来,喜欢数学,热爱数学。

美国科学家选取105名小学生进行情商测试,发现常接触电子产品的孩子错题率较高,可当孩子们被禁止接触电子产品5天,再测试时发现错题率明显减少。专家说,在电子设备屏幕前花费太多,就意味着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减少,情商也就会下降。如今独生子女的父母多为“75后”,陪伴孩子共同成长的时间和精力却极为有限,他们普遍文化程度高、思想开放且经济条件优越,电子产品顺势成为小孩们最热衷的玩具。

有一些家长和老师认为,当今世界,是信息爆发的时代,孩子需要学习的多样性,更需要掌握、了解更多的事物,需要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电视等电子产品的使用来获取新产品的使用方法及掌握、接触更多的未知事物,他们深信“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不得不承认,电子产品也有很多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因素,比如通过网络、电视等及时了解国内外的大事,多看点电视开阔一下视野,增加知识,因特网是一个信息及其丰富的百科全书,信息量大,信息交流速度快,自由度高,实现了全球信息共享。也能够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后,利用看电视、打游戏等放松一下情绪。还可以开发小学生潜能,这个时候学生正是成长的时候,电视、电脑关于自然、科学的节目在孩子看的时候会耳濡目染地影响孩子,使孩子对自然、人文、科学、社会都产生好感。从而潜移默化激发小学生的发明创造的潜能。也有加强对外交流的作用,利用QQ、微信等交友工具,超越时空的界限,十分方便的与相识或不相识的人进行联系和交流,讨论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不可否认,一部分学生上网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认为网络是辅助学业的一大工具。

然而,现实中,更多的学生把电子产品作为玩具,成为消磨时间的工具。一是摧残身体,心理受损,如果一个人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对眼睛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现在小学生的近视率非常高,我校六年级某班的近视率高达84%。由于学生对游戏的痴迷,达到了可以不吃饭,不睡觉的疯狂地步。而玩游戏时精神又高度集中,伴随着血液加速、心跳加快,人的体力、精力消耗很大,再加上荧光屏色彩、图像的迅速变幻,不绝于耳的机器、打闹、脏话等噪声,给沉迷于其间的人的视力、听力等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二是刺激不良欲求,诱发违法犯罪行为,学生所接触的一些电子产品,内容纷繁复杂,有暴力的、色情的,新奇的东西很多,孩子总喜欢拥有,一些不良内容容易扭曲孩子的心理,从而诱发犯罪。三是影响学业,学生一旦对电子产品痴迷,那么他们的学习兴趣转移,学习成绩日益下降。

在利与弊共存的状态,既不能杜绝孩子们使用电子产品,又要让孩子们的数学学得扎实,对数学有浓厚的兴趣,也具有很强的数学学习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与家长一起培养孩子的诚信意识。

教育孩子要诚信,老师、与家长自己首先要诚信。孩子的诚信意识,是从他的人生经历中逐步看会学会的。培养孩子诚信意识的第一任教师当然就是父母。孩子不诚信的行为起初往往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诚信是人的立身之本,老师、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进行诚信品质的教育,从小就教育孩子守信用、负责任。告诉孩子,一个言而无信的人,是没有人愿意和他合作的。要满足孩子的合理需要,不要怀疑孩子,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马卡连柯非常注意对孩子的信任,他认为,信任可以培养孩子的诚信。孩子具备了诚信的品质,在学习上,尤其是在利用电子产品进行学习时,将会做到言而有信,不做与学习无关的活动,尤其是不会做弊大于利的事,如玩游戏等。

二、合理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

家长、老师要以身作则。孩子的模仿力极强,因此老师、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量少玩或不玩电子产品,建立良好的氛围。成年人少玩电子产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让孩子知道电子产品并非“生活必需品”。此外,家长还应该多抽出些时间陪孩子,不要让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成为孩子的“电子保姆”。同时,要求家长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观念,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教孩子辨别网络世界的善恶真假,让电子产品成为有益于孩子学习、生活的工具。在校园里,师生应当共同建立起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使用频率,集中注意力,专心学习。所开设的信息课,按照课程进度,进行教学,通过软件的功能使用,制作一些作品,提升学生的兴趣,避免放羊式教学,放任学生游戏或者上网。如果需要学生使用平板等进行学习,必须先讲清要求,再操作,做到有效利用。

三、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学科的兴趣。”学生一旦对数学产生兴趣,将达到乐此不疲,废寝忘食的地步,他们会克服一切困难,充满信心的学习数学,学好数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数学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内容抽象。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以新颖性、趣味性、艺术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通过多媒体的音、像画面,为学生创设有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入境动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美的感受中学习知识,大大调动了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让数学课堂充满生机和活力。如教学《圆的面积》时,考虑到实验过程的复杂和难以具体操作,学生也难以掌握和应用。单凭教师对文字的解释以及板画的讲解都很难突破这一难点。唯有计算机的演示,才能将此难点化解。于是,教师引入计算机技术充分运用CAI演示:用紫色线段表示圆的半径,用红色曲线表示圆的周长,用蓝色表示圆的面积,并将圆多层次地等分成2份、4份、8份、16份、32份、64份…… ,使学生直观感受并领悟到:一个圆分成很多的扇形,等分的份数越多,小扇形就越接近于等腰三角形,围成的那条封闭曲线就越接近直线。此时,教师适时地启发学生想象和分析并让学生运用CAI去动手分组剪拼操作:怎样把圆转化成一个已学过的图形?在丰富的学习资源下,同学们的答案有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平形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把圆剪拼成梯形等各种图形。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与圆面积有什么关系?所拼成的图形的面积的长(底)、宽(高)与圆的周长、半径是什么关系?学生通过观察所拼成的图形与圆的内在关系,都能概括出了圆面积的计算公式。这样直观的演示,难点自然迎刃而解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就要很好地把握多媒体及网络信息资源这个教学工具,最大限度的为学生传递更容易接受的信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出更多的聪明才智。

四、利用多媒体技术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每个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练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例如在计算题的练习中,多媒体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五、选择合适的手机APP,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数学学习,需要学生进一步巩固练习,书面作业一是学生书写量大,二是老师要逐一批阅,学习效率和老师的批改效率都很低,针对孩子对手机使用的青睐,可以选择最有效的手机APP,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当天的数学作业或是数学补充作业。手机APP强大的分析功能将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给老师、家长,从而促进孩子即时掌握当天的学习内容。

总之,现代信息爆发,各项技术飞速前进,各种电子产品以独特的优势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工具,只要我们努力去将数学学习与信息技术有效地整合,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绵阳高新区兴业路小学 何仕坤)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相关文章